学习理论:认知主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格式塔 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同化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格式塔完形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先驱 一、格式塔学派的背景资料 Wolfgang Kohler, 1887- 1967。于1887年1月12日 出生于爱沙尼亚的雷维尔。 1909年在柏林大学获博士 学位,1913年应普鲁士学 院的邀请到非洲沿海的西班 牙属的特纳里夫岛任猩猩观 察站的主任,后战争爆发使 他无法离岛,在那里呆了4 年研究猩猩的行为。1935 年因不满纳粹帝国,被迫永 久离开德国前往美国。 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 会的主席。 二、格式塔学派的经典实验 分析实验 1、猩猩在这个实验中学会了什么? 2、猩猩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是尝试与错 误的吗? 3、从顿悟的这一结果必然走向认知——考 虑学习者内部的因素。 三、格式塔学派有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什么是格式塔——完形 外界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形(结构),我们的头脑当中也具有与环境相对应的形(同构),这样人就能应付外界环境,当人们遇到新问题,新环境时,即头脑中现有的形不能解决当前问题时,头脑中的形就会出现缺口,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知觉认知重组,将这个缺口补上,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 2、学习的结果——形成新的完整的形 完形 而不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格式塔认为这种联结太简单,太低级,不能说明人类的学习 3、学习的过程——积极主动的顿悟过程 学习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脑本身具有组织的功能。 四、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1、格式塔派对心理学研究最大的贡献是顿悟学习的提 出,开创了认知研究的先河,带动了一批人采取认 知取向。 2、深入研究知觉领域,为后来的知觉研究提供借鉴 3、在人脑如何具有组织完形能力的问题上采取唯心 主义范式。 4、理论建构充足,实验支持缺乏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爱德华.托尔曼(EdwardC.Tolman,1886-1959)于188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纽顿的一个贵格会教士的家庭。19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化学学士学位,后去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1912年获硕士学位,191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讲师。3年后因缺乏教学能力被免职,实际上是由于托尔曼德的政治态度。1918年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心理学教授。其学术生涯主要于此处度过。1950年又由于政治态度被解聘,后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1953年返回贝克莱分校任教,一年后退休。1937年当选为美心理学会主席,1953年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奖。1951年被耶鲁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以奖励他“勇敢捍卫自由的精神”。 在托尔曼的著作中闪现着离奇的想法和趣闻——“献给挪威的白老鼠” 二、托尔曼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实验 1、位置学习实验——针对联结派的学习结果 (1)托尔曼的学生麦克法兰 训练老鼠游泳到食物箱 ,再把通道的水抽干后,老鼠一样可以丝毫不错地到达食物箱 老鼠学会的不是一系列动作,而是关于食物箱的位置,即是位置学习而不是反应学习。 (2)40年代的空间习惯和动作习惯的研究 ☆对位置学习实验结果的分析 1、小白鼠在迷津中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食物(目的物)在哪?有几条通道可以到达食物所在位置?这些通道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 通过实验托尔曼批评了桑代克的联结观点,认为小白鼠学会的不是一系列动作,也不是对特定刺激的特定反应,学会的是对情境的综合表象,对情景整体的领悟——认知地图。 2、潜伏学习实验——针对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训练白鼠走迷津,将白鼠分成三组 A 强化组 B 非强化组 C 前10天不强化,从第11天开始强化 ☆分析结果 表现出某种新行为,既要有知识,又要有需要,因此强化只能影响有机体是否表现出某种行为,强化不是习得行为所必需的。 三、托尔曼关于学习问题的观点——符号学习 1、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 托尔曼反对华生和格斯里等人的分子论(或原子论)——即只关心行为的细小环节而忽视整体(冯特的传统)。行为之所以是行为,不只是生理零件的总和,要远超过这一总合,就好像水的构成时H2O,不仅具有氢和氧的特性,还有独特的特性。行为之所以是整体的,因为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比如桑代克的猫在笼中各种动作看起来无序,但其全部是指相处出笼这个目的。只有考察具有固定和可预测目的的行为整个序列时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行为。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