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六 三角函数(含解析)
专题六、三角函数
抓住5个高考重点
重点 1 三角函数的概念
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基本换算关系
2.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公式:(1)扇形的弧长公式: (2)扇形的面积公式:
3.三角函数的定义与符号:六个比值定义,在四个象限的正负号
4.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表示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高考常考角度]
角度1已知扇形的中心角是,所在圆的半径为.
(1)若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的弓形面积
(2)若扇形的周长是定值当为多少弧度时,扇形有最大面积?求出最大面积.
解析:(1),
(2)
当且仅当,即时,扇形有最大面积角度2已知,那么角是( C )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解析:与异号,故选C
角度3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有,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可得
,即
重点 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与诱导公式
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原来有八个关系,可酌情增加.
2.诱导公式
[高考常考角度]
角度1 若,则( B )
A. B. C. D.
解析:由已知,代入中
得,,故选B角度2记,那么( B )
A. B. C. D.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等三角函数知识,并突出了弦切互化这一转化思想的应用.
解析1:,所以
解析2:,
角度3已知,则的值为A. B. C. 或 D. 或
解析:由已知条件得. 即.解得或
由知,从而或,故选C重点 3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恒等变换的通性通法:从函数名、角、运算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再利用三角变换使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等.
2.要求熟练、灵活运用以下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倍角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升降幂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辅助角公式其中,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可以当作公式直接使用的.
3.除了掌握公式的顺用,还需掌握逆用公式、变形用公式的变形用法.
[高考常考角度]
角度1 若,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解析:由,故选D角度2 若则( )
A. B. C. D.
,故选C
角度3已知且求的值.
解:
点评:此题的角的范围讨论尤其重要,否则很容易错解.
角度4已知
(1)求
(2)求的值.
解:(1)
(2)重点 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熟悉正弦曲线、余弦曲线、正切曲线
2.熟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对称轴、对称中心
3.熟练掌握的单调性、对称轴、对称中心的求法
4.熟练掌握“五点作图法”,熟悉由函数图象求解解析式的步骤及过程
5.熟悉的图象的相位变换、周期变换和振幅变换[高考常考角度]
角度1函数是常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解析:由图可知:
利用五点作图法知
角度2 如果函数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那么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解析:小心了,这是余弦函数的题,从而
当时,的最小值为
角度3已知函数,其中为实数,若对恒成立,且,则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属中等偏难题.
解析:若对恒成立,则,所以,
.
由,(),可知,即,
所以,代入,得,
由,得,故选C.
或者:由
或,时,有,
由,得,故选C.角度4设函数,其中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与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且.
(Ⅰ)若点的坐标为,求的值;
(Ⅱ)若点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试确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ppt
- 军事理论题库(福州大学).doc
- 兰溪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目录).doc
-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研究》课题报告之十二.doc
-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汇总无答案.doc
- 凌源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目录).doc
- 凌海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目录).doc
- 化验室(分析室)安全培训教材.doc
- 北京市密云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期中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讲解课件.ppt
- 辽源市PPP模式市场机会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目录).doc
- 重庆市垫江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doc
-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九 不等式(含解析).doc
- 重庆市大渡口区田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doc
- 重庆市垫江县2016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 遵义市高2015届高三联考试卷分析(李强).ppt
-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纯word解析版)(新人教版).doc
- 重庆市荣昌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重庆市荣昌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重庆市铜梁区西北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七)(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