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冬青杆有效成分的分离过程研究
1、相关定义
1.1、工艺衡量指标的定义与计算
天然药物提取工艺有三大指标,衡量着操作条件对天然药物提取过程的影响。 三大指标包括: 最优提取率η max,即利用溶剂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占总量的 百分数,衡量着药材提取过程所能达到的极限。由该动力学模型可以推导出 η max= F (T , W , B, R , t)。当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颗粒半径一定时,天然 药物提取过程中存在唯一的最优提取率η max。 最优提取时刻t max,即达到最优提取率所用的时间,衡量提取速率的快慢。 求解 dη d= 0,可得存在唯一的根t max,且t max= G (T , W , B , R)。 工艺稳定时间t A,即在最优提取率的附近持续的时间,衡量着提取工艺的 稳定性。有效时间长度越长,则提取工艺的可操作性越强,工艺稳定性越好。t A主 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分解速度。 由于无法用数学公式显式表达各个指标与操作条件的函数关系,对模型的分 析借助于基本的数学推理和图形表达。下面介绍外界参数与最优提取率及最优提 取时刻的关系。
1.2、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的概念
一、SCF 定义一、SCF 定义 物质的物理状态可以用PT相图来描述(见图1-1),图中示出的升华线、熔 融线和沸腾线限定了固态、液态、气态的三个区域。在线上则是二相之间平衡 状态,沸腾线延伸至临界点CP处终止,临界点(CP)对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称临 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超过此点,气体不再被压缩而液化。当温度TTc, 压力PPc时,物质便处于超临界状态。在超临界状态下看不出物质有气相、 液相的区别,只有一个相存在,故称此时的物质为超临界流体(SCF)。
1.3、拟二元集总组分的概念
对二组分精馏来说,指定馏出液中一个组分的浓度,就确定了馏出液的 全部组成;指定釜液中一个组分的浓度,也就确定了釜液的全部组成。对于 多组分精馏来说,由于设计变量数仍是 2,而只能指定两个组分的浓度,其它 组分的浓度不能由设计者指定。所以,通常选取工艺中最关心的两个组分(一 般选择挥发度相邻的两个组分),规定它们在塔顶和塔底产品中的组成或回收 率,即分离要求。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要求的那两个组分,就称为关键 组分。其中,关键组分中挥发度高的组分称为轻关键组分,挥发度低的称为 重关键组分。 基于关键组分的概念,本文应用拟二元集总组分来描述多组分体系。拟二 元集总组分可通过如下几步得到:对含有 n 个组分的精馏体系,首先将各组 分按照相对挥发度的降序排列:如按降序排列的进料混合物为 C1,C2 Ck, C k+1 C n,则 C1 和 Cn 分别代表最易挥发的和最难挥发的两个组分;第二步, 20 基于分离要求,确定两个关键组分。比如要求分离 Ck ,Ck+1 两个组分,则 Ck 被叫做轻关键组分,Ck+1被叫做重关键组分;第三步,C1,C2 C k这 k 个组分 被集总为一个组分,即拟轻组分,其他的 C k+1 C n叫做拟重组分。拟轻组分 和拟重组分就是拟二元集总组分。
1.4、气动力参数定义
对于需要进行六自由度计算的分离体模型来说,气动力参数主要有六种,分别 是体轴系的阻力系数 Cx、升力系数 Cy、侧向力系数 Cz、滚转力矩系数 Cmx、偏航力 矩系数 Cmy 和俯仰力矩系数 Cmz。其定义如下: 分离体某一方向(i=x,y,z)的气动力系数 Ci 为: i i CF =qS (5.1) 气动力矩系数 Cmi 为: i mi CM =qSL (5.2) O Z’ Y’ X’ 航向 Z Y X O 33 其中:S 为参考面积;q 为远方来流的动压: 12 q=2ρ∞ u∞ (5.3) ρ∞为自由来流的密度。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网格子块在 i 方向上的合力 Fi ;以及 i 方向上的力矩M i 。 经过求和及式(5.1)、(5.2)处理后可以得到相关的气动力及力矩系数。
1.5、清洁生产的定义
70 年代末,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清洁生产”这一概念,1997 年,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又对清洁生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在工艺、产品、服务中持续地应用整合且预防的 环境策略,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近几年,通过人类的努 力探索和实践,”清洁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 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说,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 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 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可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是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有答案)(地市级).pdf VIP
- CISA考试练习习题库(2025年第1部分).pdf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分析.docx VIP
- T_CGSS 014—2020_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评估规范.pdf VIP
-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下成形件表面质量及残余应力预测方法.pdf VIP
- 机电设备安装应急处理预案.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富士康 索尼设备校正]SI-F209 Operation Manual (中文版).pdf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