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果树旁游瀑布-春游黔湘之三??黄果树瀑布,被誉为贵州的名片,闻名遐迩的地方。到了贵州,黄果树是必游的景点。形成瀑布的河流被称作白水河,当年徐霞客就把它称作白水河瀑布。然而,都说是瀑布因旁边的黄果树改称作现在的名字,不过,走了一遭,到最后也不知道黄果树是个啥模样。?夜宿就在景区入口旁的酒店,一早赶上了第一班景区观光车。取一个捷足先登之势,走在大多数从城里来的游客前面。然而,如今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已经几十年前那个汽车可以一直开到瀑布边上的那个黄果树瀑布了。观光车绕来绕去开了十多分钟,总算到了位于主景上游的陡坡塘。?陡坡塘瀑布,一段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一公里,落差仅二十米,宽度却有一百多米的瀑布。验票的大门设计得离瀑布很远,在两侧山崖的对比下,看上去好像是不太深邃的峡谷的尽头露出一段空旷的天,也不知道这个陡坡塘到底指的是哪里。枯水季节,水量不大,也没有体验到隆隆水声。瀑布之水在巨大的石岩上分散淌下,厚的地方像是几股奔腾的泉流,薄的地方就像是几层透明的轻纱,平铺在水面下岩石上,显得飘逸潇洒。比看不到背景石头的丰水期瀑布平添了几分娇柔。?水面上有一座长桥通到对面,因为此地做过电影《西游记》的外景地,唐僧师徒四人加上那匹白龙马都在长长的瀑布上面走过,拍下了著名的片尾镜头,那里被景区辟作“西游古道”。道边点缀着不少《西游记》中的人物,据说是玄奘取经所受的九九八十一难都有表现。离得较远,又不是古迹,由它去吧。?????????????走出陡坡塘,再乘景区游览车,到了位于黄果树瀑布主景区下游四公里之遥的天星桥景区。所谓天星桥,其实并没有桥,一大片类似昆明的石林那样的科斯特地貌。所不同的是,此地的水远多于昆明石林,因此就多了几分灵性。?可能是被人为地取了各式各样的拟人化的名字的石头还不足以显示美妙,为了增加游客的兴趣,在地下的水塘中密布着366个各式各样的石墩,上面刻写着一年中的日子和与这个日子有关人物的名字,就像美国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的星星一样。这样,每个游客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属的那个石墩,看看与自己生日相同的那个名人。?最后一个景点叫作“高老庄”,说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地盘。可能是拍电影是的遗存吧,比起江南园林来,老猪受委屈了。????两个小景区一过,到了午饭的钟点,就在黄果树瀑布景区的门外用过午餐。接着就是今天的主角,黄果树瀑布了。???进了景区大门,依旧还是看不到主景,先是一个盆景园,好多杜鹃花桩,再加上山石。草草走过,直奔主题。路边有一石雕塑像,仔细一看,原来是四百年前的无锡老乡,江阴马镇人徐霞客。他是黄果树瀑布的发现者,虽然大部分版本的《徐霞客游记》中略过黄果树瀑布,但是在此地并不曾被忘记。取个“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意念吧。?????????塑像旁立一石碑,镌刻《徐霞客》说明文一篇。上有振之先生(1587-1641年)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考察黄果树瀑布时所记述的生动细腻文字。他是农历四月到此地的,季节上恰好比我们晚了一个月,因为降雨量同属春季,估计瀑布水势应该差不多吧。??要赏瀑布之水,先要下到谷底,今天的游客比较省力,花钱可以乘自动扶梯代步,不似前人要步行。不过,听说以前是可以乘汽车到瀑布前的。又是景区的生财之道???到了谷底,站到了白水河的岸边,就要看到大名鼎鼎的中国第一大瀑布了。其实,所谓第一,既不是落差最高,也不是水量最大,更不是横向最宽,可能指的就是它的豪放线条和壮观气势,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取了个综合平均值吧。??越过妆点着两面大铜鼓的索桥桥头,沿着河岸边继续向前,转过一道湾,向往已久的大瀑布就映入眼帘了。可能还没到丰水期,也可能是见到过的瀑布多了。最先看到的瀑布比想象当中的小了许多,也听不到震耳欲聋的水流冲击谷底的声响。喷薄而出的流水好像一幅带着参差不齐皱褶的白色幔帘,在深色衬底一样的山崖石头上被分隔成宽窄不等的多股水流,从崖顶上飞快地落下。到了瀑布底部,又殊途同归,汇集到下面的深潭。高处下来的水在深潭的水面上激起像雾珠一般的水花,再和后面冲下来的水相遇对冲,使得水珠撞得更小,水色更白,形成一团团浓雾。漫出瀑布脚下的水继续奔腾向前,眼见得河床渐宽,流速减缓,形成了一片相对平静的河滩水面。这水面好似明镜,又映出了前面山崖上悬挂着的瀑布倒影,产生了飘柔妩媚的镜像。??????????顺着河岸再向前行,最佳的观瀑点到了。由于站在瀑布的正前方,正好能够看清楚瀑布前面的水势,后面的山崖,深邃的崖洞,顶上的平湖和山石上两旁的绿树。同伴们纷纷站到观瀑平台上,摆好姿势,拍照留影。而我却远远地站在他们的后面,从容地在当年徐霞客观察的同方向上看着被他描述过的美景。忽然,令人击掌称奇的事情发生了。从徐霞客写游记的那时起,那瀑布又经过了近四百年水流的冲刷,它的形态和流向居然还是原来的模样。??正如《徐霞客游记》里的叙述,“透陇隙南顾,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