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关爱健在抗战老兵.doc
寻找,关爱健在抗战老兵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80年前,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在冰天雪地里,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厮杀;74年前,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他们告别家乡,穿着草鞋,背着瘪瘪的干粮袋,开赴抗日前线;68年前,中国已经兵源枯竭,他们放下书本,拿起刀枪,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缅北滇西向日军发起反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塞北草原到热带丛林,从东海之滨到西南高地,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了中华民族即将坍塌的大厦。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他们在几十年不间断的运动中饱受折磨,他们在孤独无依中艰苦度日,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能够满足温饱而继续奔波。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穷山僻壤,没有任何补助和养老金;他们没有子女,逢年过节没有人会送来一声温馨的问候;他们穷困潦倒,当年为了抗日离开家乡,这几十年来总也买不起一张回家的车票。枪声已远,夙愿难偿,灿烂的阳光无法照射到这一方角落。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他们已经风烛残年,疾病缠身,最小的也已经80多岁了。他们的生命以天来计算,谁也无法预测他们生命的长度还有多少。他们这一路走得满怀疲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注定会载入史册的民族英雄,也是注定会被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他们散落在全国各地,默默无闻,相互之间连一援手的机会也没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抗战老兵”。他们的人数,可能仅剩500人。 让我们伸出关爱的双手,看望他们,帮助他们,陪他们走过生命的这一刻。让他们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走得安详,走得从容,走得没有遗憾。他们这几十年都在痛苦中走过,让我们送给他们最后的欢乐和幸福。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渐渐隐去。 关爱老兵,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他叫王飞黄;他参加过远征军,曾是中校营长,带领尖刀连杀敌无数;他参加了河口战役、贵柳会战、湘西会战等,左臂受伤;他文革时逃离家乡成了黑户;他住的地方,蚊帐看不清颜色;他告诉儿子,要爱国。志愿者去看他,他很激动,不停说:干部好、感谢政府!冬天冷,身上这件抗战军服伴随了老兵一生。
湖南073王飞黄(郴州)(2011年度认捐已足额)姓名:王飞黄出生年月:1915年籍贯:湖南邵阳县杉木桥乡人现居住地:湖南省资兴市所属部队:黄埔17期,参加100军63师187团,中校营长,作战经历:参加过缅甸远征军,带领3个尖刀连,亲见戴安澜师长遇日军伏击受伤,参加了河口战役,贵柳会战,雪峰山会战,湘西大会战等多次抗日战役,左臂受伤。立过许多战功,和宋希濂、廖耀湘很熟悉,抗战时与徐向前打过交道,文革中劳改过,批斗过,流浪到资兴,80年代靠儿子卖血凑来路费到北京找宋希濂和徐向前,想落实政策,宋去了美国,找寻无果,宋后回信说王飞黄,非常对不起,我到美国去了,下次见面.后无钱再找他,现在是老人,生活贫困!极其艰苦,急需资助!!家庭情况:老伴去世,自己一个人独居,没有经济来源。儿子孙子住在附近,但没有时间照看,儿子得了脑瘤,做手术欠了9万多的债,现在摆摊为生。/s/2010-12-09/232121612511.shtml九旬抗战老兵生活困顿 曾以捡垃圾为生(2010年12月09日23:21??法制周报) /dispbbs.asp?boardid=28Id=7038
发现老兵版块对王飞黄老人第一次报道
2011年 关爱老兵志愿者为王飞黄老兵送去慰问捐款
88岁的黄飞波老人标准的军礼.老人当年是一名少校.当记者问他没去台湾后悔不?老人坚定地说:不后悔!我打日本鬼子永远不后悔!去了台湾虽然生活过得好,但是这里毕竟是我的家,我现在还活着......
姓名:李增才性别:男籍贯:湖南郴州资兴出生:1920年8月3日住址:湖南省资兴市州门司镇白筱村主要经历:1939年参军在58军11师32团一营一连,军长鲁道源,师长侯振班团长杨开选,连长曹栋元,部队在湖南和江西等地驻扎,记得当年从江西分宜走到萍乡,醴陵到常德参加常德会战,打了三天收回了常德,在东门战斗非常激烈,看到一栋楼全部烧毁后倒塌了,后来他们把守一个口子用二张桌子堵住,二挺机关枪射击,阻击日军突围,丢了许多手榴弹打败了日军。后来还参加了衡阳保卫战,去解第十军的围。在湖南和江西与日军打了许多战役,1949年后回到家乡,现在生活十分困难,与56岁得残疾儿子一起住,每月每人只有30元得困难补助,家徒四壁。李老这9年来没有睡到床上过,一直睡在柴火灶前的柴栏里,一张竹凉椅垫上塑料布当床,眼睛十分不好,视力很差。收入:每月30元困难补助
?
经历过三次长沙会战的第十军第三师老兵吴金贵老看看这双曾经紧握枪的手!
对当年参加抗战的经历,老人记忆尚好,给我们展示穿透肩胛的枪伤所在。问及所部长官,老人一口道出:第十军第三师,师长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