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援助政策
1、相关定义
1.1、美国对外援助的概念界定
研究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首先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美 国对外援助的概念进行界定。只有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后,才能为本文研究确定 一个明确、清晰的研究框架。 前人已对对外援助这一概念作出了定义。简言之,对外援助是指一国或国家 对外援助研究人员多认为,1948 年的”马歇尔计划”是对外援助的发端,标志着对外援助作为实现国家 利益的一种战略手段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版,第 216 页。 Hans Morgenthau,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6, No. 2, 1962, p302。 5 的对外援助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为诞生标志,主要内容是经济援助,具体计划则 有《援助希土法案》、”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等对外援助项目。 杜鲁门主义强调的是对外援助的经济发展意义:外援可以帮助实现受援国的 复兴,有助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稳定并抵制共产主义威胁。同时,也暗示 了美国对第三世界地区可能实现非直接军事行动的某种干预,即间接地利用外援 来介入受援国的事务。 1947 年 6 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 出: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运用欧洲大陆现有的生产资源, 帮助欧洲实现早日复兴,美国将为此目的竭尽所能地提供物资援助,这就是日后 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在接下来的 1948 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对外援助法》, 批准了为期 4 年的”马歇尔计划”,建立了专门机构——经济合作署(ECA)负责执 行此项庞大而复杂的援助计划。总的来说,”马歇尔计划”不仅是战后美国第一 个正式外援计划,也是最成功的计划,它既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也实现了美 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在战后用经济手段直接控制西欧铺平了道 路。 1949 年,杜鲁门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出以技术援助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 针对对象主要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其基本理念是协助当地政 府创造一个倾向民主的牢固的经济基础,以消除可能会孕育革命的普遍存在的贫 穷问题。”第四点计划”是二战后美国首次对非西方国家进行的大规模援助活动, 它拉开了战后美国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的序幕。 随着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防御共产主义的扩张”正式成为美国对外援助 的重要目标。”马歇尔计划”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同安全法”,该法案成 为日后美国对世界各国军事、经济与技术援助的主要依据。1954 年美国国会通 过”农业贸易开发援助法案”,即通称的 480 公法,制定了以外援基金购买美国 剩余农产品,然后再捐赠或廉价卖给国外的”粮食换和平”计划。从此美国成为 全球最主要的粮食援助国。 6 在二战结束到 1961 年前的整个时期,美国的对外援助主要是以单独的法案 为依据,缺乏完整的体系框架和法律支持,其目的主要是遏制苏联的影响,防止 其他国家出现不利于美国的变革或革命,巩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二、 1961 年-1989 年发展援助体系建立并存续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开 始出现。在目睹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之后,美国充分认识到: 仅靠掠夺来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不行的,贷款和投资也应是有力的工具。在同 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的斗争中,美国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通过对外经济援 助来拉拢这些国家,从而达到扩张自己势力的目的。 1961 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其施政纲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对外 援助新思想。他认为受援国家要摆脱贫穷,必须靠自己内部的增长。来自内部的 经济增长又可带动民主改革,并抑制社会主义继续扩散。因此,美国的任务就是 运用美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动受援国内部增长的实现。1961 年 《对外援 助法 》的颁布和国际开发署的成立 , 初步奠定了美国外援政策的法律和组织基 础,基本延续了整个冷战时期(见图 1.2.1)。此时,美国由过去强调安全防卫的 军事援助,逐渐转变为强调功能性贷款与强化私营经济部门发展的开发援助。 图 1.2.1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形成的美国对外援助组织结构图 财政部 管理和预算 办公室 农业部 国际开 发署 国务院 和平队 独立注 资机构 食物援助 发展 援助 防务支持 援助(后改 名为经济 支持资金) 国际组织 和项目难 民援助 志愿者 7 该图来源于Carol Lancaster, p75, “Foreign Aid-Dipl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