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劳动力城乡转移与家庭外部关系的实践.PDF

劳动力城乡转移与家庭外部关系的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力城乡转移与家庭外部关系的实践

2016年4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3卷第2期 Apr.2016 Journalof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3 NO.2 doi:12.3969/j.issn.16720598.2016.02.012 劳动力城乡转移与家庭外部关系的实践 ———以甘肃东乡族为例 连芙蓉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兰州730000) 摘 要:劳动力的城乡转移无疑会对家庭的外部关系产生影响,不同的流动形式对外部关 系的选择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管是生活重心在农村的“半漂式流动家庭”还 是生活重心在城市的“全漂式流动家庭”,其对亲属关系都同样倚重。不同的是,在农村的“半 漂式流动家庭”除了对亲属关系的倚重外,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其日常生活中也显现出重要性, 而在城市中的“全漂式流动家庭”则更多的是依靠业缘关系、乡缘关系、社缘关系等。 关键词:家庭外部关系;“半漂式流动家庭”;“全漂式流动家庭”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6)02007806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松动,劳动力 动家庭”。 的城乡转移越来越趋于常态化。他们往返于城乡 家庭外部关系主要包括与亲属和邻居之间的 之间,对城乡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这种 关系。前者既有建立在父系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 冲击发生最深的领域就是他们自身的家庭。对于 族关系,又有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基础 生活在甘肃省东乡县大岭村的东乡族人来说,他们 上的姻亲关系等;后者主要是由于地理上的临近形 的流动形式以家庭中男性劳动力个人季节性流动 成的邻里关系。劳动力的城乡转移无疑会对家庭 为主,全家迁移常年在外流动为辅。根据家庭流动 的外部关系产生影响,不同的流动形式对家庭外部 的人数、家庭生活的重心以及家庭成员的内心感 关系影响的程度、方式不同,“半漂式流动家庭”和 情,大岭村的流动家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家中 “全漂式流动家庭”在应对这种影响时,对外部关系 男性劳动力因各种原因(如进城打工、做生意、工作 的重新选择和建构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 调动等)季节性外出,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庭生 地方。 活重心还在农村,但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分离、聚少 一、亲属关系:重家伍轻亲故 离多,我们可以称之为“半漂式流动家庭”;一种是 东乡族一般采取宗族聚居的居住格局,亦即同 全部家庭成员因各种原因一起进城,家庭生活重心 村或同坊聚居,它以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为 完全转移到城市,但户籍却仍留在农村,家庭各成 基础,大岭村就是一个典型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员之间不用长期分离,这种家庭被称为“全漂式流 多重关系重合的村落。在传统的东乡族村落社会,  [收稿日期]2014081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LZUJBWZY052) [作者简介]连芙蓉(1982—),女,陕西渭南人;民族社会学博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 研究。 78 第2期             连芙蓉:劳动力城乡转移与家庭外部关系的实践 这种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双重保障使得村民之 要的时候给予礼节性的帮助,包括象征性的金钱帮 间存在着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他们世代相传的传 助和短时间的劳力帮助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