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成熟与繁荣
;一、时段特征概览;经济;思想文化;(一)魏晋南北朝 220-589
(二)隋唐 581-907
(三)两宋 960-1276
(四)元;【课本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魏晋南北朝】220-589;三、重要历史概念;2.均田制: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考向一 均田制
[典例1]、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考点】 选修1 北魏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谓均田制指封建王朝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不允许土地买卖、占田过限,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A项没有认识到均田制只是在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上实行,地主土地私有制不在均田制范围;B、C项不符和均田制的特征,故选D
【答案】 D;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新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 尚书陈群创议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4.宰相制度变迁(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汉武帝创立中朝掌握国家决策大权,此后中朝官员地位和权力不断提升,到东汉时已形成尚书台。到魏晋时,三公已完全被架空,成为荣誉头衔,而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形成三省制。
与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是三个机构,
比三公以三位首长统辖大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与隋唐相比,三省权力划分尚未制度化。;【隋唐】581-907;1、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钱穆《国史新论》; 历史 ;考向二 从材料信息看汉唐中枢机构的地位
[典例2]、(2015·四川高考)“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抓关键点 “少府属官”→“去公卿甚远”→“居真宰相之任”是解题的关键点所在,体现了中书令、尚书令权力地位的日渐加强,强调的是中书令、尚书令权力变迁的历程。
干扰排除 与材料内涵密切相关的是C、D两项,但材料并未体现出三省制发展的曲折性,故选C。
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该朝臣反对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9 行星风系和气候.ppt
- 专题6-1鉴赏古代诗歌形象.ppt
- 专题9:压强{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doc
- 专题——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pt
- 专题、圆形有界磁场中“磁聚焦”规律{有答案}.doc
- 专题一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ppt
- 专题一 1.1~1.2基因工建的工具及过程.ppt
- 专题一 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ppt
- 专题5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ppt
- 专题一 第二课 盛唐伟业奠基人—唐太宗 教学课件(曾仁荣).ppt
- 【公开课】平行线的概念+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 【公开课】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 【公开课】有理数的加法+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公开课】整式+(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公开课】+三角形的边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 【公开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 【课件】+课时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 【课件】三角形的概念+++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 【课件】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 【课件】绝对值+(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