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来源(修改).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清来源(修改)

乐清乡土文化 乐清的起源 乐清市陆域面积117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49平方千米。境域:东至东海之乐清湾,与玉环县相望;东北至大荆镇北面的羊角洞,与温岭市为界;南隔瓯江,与温州相望;西达北白象镇珀头西北的乌牛码道附近,与永嘉县接壤。 总人口124.05万,有40多万乐清人在外经商,同时将近70万的外来人口在乐务工。 14个镇8个街道 8个街道14个镇3个乡 乐清:7分山2分水1分地 乐清的气候 乐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17.7℃,1507毫米,全年无霜期258天。 乐清地名的由来: 子晋吹箫说 源于王子晋和箫台山,传说王子晋在箫台山顶垒石弄箫奏乐,乐音清和,引来群鹤飞舞;在箫台山下溪泉中沐箫,兴尽跨鹤离去。“乐”指的是音乐,读“yuè”;“成”是古代的一个音乐术语,指乐章。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乐清设县,以他垒石吹箫的传说,把县名叫做“乐成”... 乐成建县之始,就与音乐有了不解之缘。 公元908年,为避后梁太祖朱温父朱诚之讳,吴越王钱镠奏改乐成为乐清。“清”与“浊”相对,是“清越”、“高”的意思,也跟音乐有关。 乐清地名的由来: 子晋吹箫说 王子晋成仙后跨鹤东来,曾到过东瓯三处地方: 一是大荆仙溪一带,故该处有山名仙亭(通停),有水名仙溪,仙桥,仙杖峰。 二是到了县城西侧山上,垒石作台,吹箫其上,吹罢在台下泉水中沐涤其箫,故山名萧台,泉名沐箫,后又建沐箫寺,山下有一座桥叫萧台桥,一条巷叫萧台巷。 三是到过今瑞安与温州交界的山上,故山名吹台。 箫台山 簇簇峰峦遍四周,神仙旧隐叹今非。 溪中不见金沙出,山外空惊白鹤飞。 石上瀑泉清照眼,竹间岚气冷袭衣 玉箫声断人何处,千古云烟锁翠微。 注:周,苏东坡的好友,在乐清任县令时写下的七律。 东塔 建于北宋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乐清知县葛逢把九牛山塔迁到东塔山。东塔初建时九级,青砖结构,六面空心楼阁式,每层出檐,檐下嵌石雕佛像。公元1156年,东塔山天空出现五彩祥云,第二年王十朋考中状元,人们又把东塔山叫做“文峰”,逐渐形成“乐成八景”之一,——东塔云烟。东塔毁于文革,1996年重建,现存东塔七级,高约16米,苍老古朴,是乐成镇千年古镇的标记。 西塔 建于明代 白鹤寺传承着乐清本土文化,曾多次重建,1994年8月21日的17号台风吹毁了古老的白鹤寺。2004年白鹤寺迁建到双瀑景贤亭东首。但白鹤寺的晨钟,携千百年人文沉淀,一直回响在乐清人的心头。 白鹤晨钟 双瀑飞泉 乐成八景: 白鹤晨钟、双瀑飞泉、 萧台明月、东塔云烟、 西岑松雪、紫芝晚磬 云门福地、盖竹洞天 海上名山 东南第一山 北雁荡山 雁荡山:名字的由来 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 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为北雁荡山,南雁荡山(泽雅境内)。还有东雁荡山(平阳境内),西雁荡山,中雁荡山 雁荡山 晋王羲之在《游四郡记》中曾述及的方城山,据考证即今雁荡山羊角洞景区; 南朝刘宋时,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多次到乐清,并留下多篇吟诵乐清山水的诗篇;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张又新、贯休等都曾到乐清游历,并各有诗文记游, 徐霞客情有独钟雁荡山,在其一生中走遍神州大地,曾经三游雁荡,并写下长文详细记述。 沈括与雁荡山 沈括赞:“温州雁山,天下奇秀”, 沈括在观察游览雁荡的同时,了解了雁荡的开发历史,他访问了当地老人,得知雁荡山早在晋以为世所知。 沈括非常仔细地观了雁荡山的特殊地貌,在《梦溪笔谈雁荡山》文中对雁荡山地质、地貌作出了精辟的论断,提水流侵蚀作用的主张。 名山雁荡因为沈括而名广中国,闻于世界。 夫妻峰 大龙湫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