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风往尘香花已尽)》课件2.pptVIP

《武陵春 (风往尘香花已尽)》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陵春 (风往尘香花已尽)》课件2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她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越幸福。靖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风格热情明快。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风格哀婉悲凉。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春色终于了结了!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心灰意懒,所以虽然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欲说无语,泪在语先。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理解大意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此时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背景简介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待季节特征——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日晚倦梳头。 暗指: 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表达什么情感?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外在行为来抒情(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欣赏品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表达词人 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闻说”、“也拟”、 “只恐”曲折尽情的表达了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 化虚为实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知识拓展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丑奴儿》 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这些写愁的诗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化虚为实,直接将愁当作物来写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3、借助于比喻写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 课文拓展 4、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深写透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李白《秋浦歌》 5、于对比中咏愁,更见其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 6、运用双关之法,委婉咏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