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_业_定_价 一制度 及标准
定价策略与技巧 The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pricing 第一讲 价格基本理论 第二讲 企业定价环境分析 第三讲 价格、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第四讲 生命周期定价法 第五讲 细分定价策略 微软Office在新加坡的定价(新币) 几种车型在欧洲不同国家的毛利率比较(单位%) 价格歧视比较 第六讲 投标与拍卖定价法 某企业不同报价的期望利润(单位:百万元) 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情况一览表 第七讲 营销组合中的定价 §7—1 定价策略与产品线 目的:通过产品定价使得整个产品线的利润达到最大化,而不是仅追求一种产品的利润的最大。 一、为替代品定价 替代品价格↑(↓) 对该产品的需求量(销量) ↑(↓) 二、为互补品定价 互补品价格↑(↓) 对该产品的需求量(销量) ↓ ( ↑ ) 第八讲 定价心理分析 一、消费者对价格差异的感受 1、韦伯——费勒定律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价格变化的相对值,而不是变化的绝对值;且价格的上下各有一个界限,在界限之内的调价易被消费者忽视,只有调价幅度超出此界限才易被消费者注意。 第九讲 几种常见的定价方法 一、会员制定价方法 1、“普马式”的会员制 普尔斯马特:源于美国的会员购物仓储俱乐部;核心理念:提供低价的高质量品牌产品和服务,以体现会员的意义并形成会员“忠实购买”模式。 具体做法: 每年交纳一定会费办理会员卡,然后可以“会员价”在该店选购五六千种名牌优质商品;非会员购买则需在此价格基础上另加10%。(在中国经营不成功) 戴尔计算机定价结构 家乐福在不同市场的经营和消费者特征对比 §7—3 定价与促销策略 一、定价与广告 通过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性来影响价格 1、针对产品价格做广告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 2、通过广告设计有时也可达到降低顾客客观敏感性的目的 3、对人们经常购买的产品,广告有可能改变某一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提高产品价格,相应地减少广告宣传 使产品销量减少不多 降低产品价格,相应地增加广告宣传 使产品销量增加较多 注意两点: A、仅限于人们经常购买的成熟类消费品 B、仅适用于同一品牌产品之间的比较 二、价格与人员促销 采用低价策略时,营销上少投入 采用高价策略时,营销上多投入 三、将价格作为促销手段 1、促使消费者愿意试用新产品的策略 试销、优惠券、折扣、免费试用等 2、批发交易策略 降低产品批发价,给零售商部分折扣,鼓励其进行产品宣传或大量购买。 2、奇数定价 即以奇数作为价格的尾数。 快速看一眼下列两组价格后回答,哪一组中较低的价格更为优惠? 第一组 8.9 7.5 第二组 9.3 7.9 注意,此策略一般只对那些迅速购买的产品较有效。 二、消费者参考价格的形成 参考价格:消费者认为较公道、合理的价格。其形成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 1、产品当前的市场价格 产品线价格 建议参考价 顺序效应 2、过去价格 3、购买环境 三、价格敏感性分析 (一)价格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降低价格敏感性的策略) 1、认知替代品效应 消费者对有关替代品了解较多时,对产品的价格敏感性高。 对策:将产品放置在价格更昂贵的替代品旁边。 2、独特价值效应 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区别于其他竞争产品的特色评价越高,则对价格越不敏感。 对策:将顾客的注意力集中在产品特色上。 3、转换成本效应 消费者更换供应商(或其他品牌)需要承担的额外成本(货币或非货币的)越大,对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就越低。 对策:提高转换成本 4、对比困难效应 当消费者难以比较各替代品之间性能和价格的优劣时,对已知的或声誉较好的供应商产品的价格敏感性较低。 对策:设法让顾客相信,在同类产品中进行比较十分困难,且有风险。 5、价格—质量效应 当高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高质量时,消费者价格敏感性会较低; 如形象性产品、排他性产品、只有价格能代表其质量的产品。 对策:提高产品价位,使其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 6、支出效应 当消费者在众多替代品中进行挑选所付出的努力,能减少较多的费用支出(费用总额或占收入比例较大)时,其价格敏感性较高。 7、最终利益效应 当产品价格占最终利益的份额越大,消费者对价格越敏感;反之,对价格就越不敏感。 对策:设法让消费者相信某产品是更大的最终利益的一个小部分,使其价格显得不太重要。 8、分担成本效应 消费者购买某产品时自己实际支付的比例越小,则对价格越不敏感。 9、公平效应 当某些产品价格超出消费者理解的“合理”、“公平”的价格范围时,消费者的价格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仪表等级飞行员理论培训stage4一205 HOLDING.ppt
- 仪表等级飞行员理论培训stage1一109 RNAV一GPS 1A.ppt
- 仪态表情礼仪与亲与力1.ppt
- 仪表等级飞行员理论培训stage4一209A Jepp NACO differences.ppt
- 仪表等级飞行员理论培训stage5一219 IFR FLIGHT PLAN.ppt
- 仪表等级飞行员理论培训stage5一220 AS232 REVIEW.ppt
- 仪器流式细胞仪{术}2010.ppt
- 仪表等级飞行员理论培训stage5一210 APPROACH PROCEDURES.ppt
- 仪表飞行员地面课程IRLesson13{inprogress}.pptx
- 仲裁协议有效要件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