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双语)徐吉臣-第20章.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ter 20 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 Evolution and genetic variation 20.2 Formation of species 20.3 phylogeny 20.1 Evolution and genetic variation 地球生命的起源约35亿年的历史,历程: ★有机物质与非细胞生命形式形成; ★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高等生物的形成与动植物分化。 生命现象四个最基本的特征: 生长、生殖、新陈代谢与适应性 进化理论 1. 拉马克: 《动物学哲学》 • 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原理,认为动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 引起遗传特性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 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动物习性和行为改变→某些器官的加强和 减弱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的遗传)→生物逐渐得以发展。 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①.对于植物直接的影响:如水生毛茛,生长在水面上的叶片呈 掌状、而生长在水面下的叶片呈丝状; ②.对于具有发达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则间接的影响: 长颈鹿 2.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 核心是选择 自然选择:自然条件下个体微小差异的选择和积累。 种和变种内存在着个体差异和繁殖过剩现象→生存斗 争 →自然选择,这是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动 力。 人工选择:人类对这些变异进行多代的选择和积累、 选育出新的品种。 3. 生物的“进化综合理论” 杜布赞斯基 (Dobzhansky T.)1937年发表 《遗传学与物种起源》一 书为标志。1970年出版了 《进化过程的遗传学》。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定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 的范畴 (2)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基因重组、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及生物进化的四个基 本环节。 Mutation and Evolution • 不随机性 • 多位点突变:有义和无义突变 1、Neural theory 中性理论, 中立说 • Mutations lead to aa substitutions are rarely favorable or detrimental有害的: preserve or remove • The vast majority of mutations are neutral genetic changes: nonadaptive, fluctuate randomly, fixation or lost 2、Natural selection theory natural selection as a guiding force in evolution Evidence: enzyme or protein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adaptation to certain environments Enzymes polymorphisms often appear no or slight advantage, but as nonrandom occurrences Estimating genetic variation 1. Protein polymorphism: allozymes Species populations loci polymorphic heterozygotes Studied examined loci per locus (%) population (%) Humans 1 71 28 6.7 Mouse 4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