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整车总布置设计硬点报告
	项目名称:北汽007SUV车型整车设计开发	项目代号:         AM-55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月1 概述	2
2 整车设计基准	2
2.1 整车坐标系	2
2.2 整车设计状态	2
3 整车总体设计硬点	3
3.1 整车外部尺寸参数控制硬点	3
3.2 底盘系统布置主要控制硬点	3
3.3 车身主要总成控制硬点	5
3.4 人机工程布置设计硬点	5
4 总成总布置安装硬点	6
5 结 束 语	6
整车总布置设计硬点报告
概述
整车设计基准
整车坐标系
设计过程中,整车总布置在软件三维环境下进行。整车坐标系采用右手坐标系,它是总布置设计和详细设计中的基准线。整车坐标系与软件中整车art文件的绝对坐标系重合。整车坐标系的定义如下:高度方向,取汽车平面为Z轴零线,上正下负;宽度方向,取汽车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为Y轴零线,以汽车前进方向左负右正;长度方向,取通过时汽车前轮中心的垂线为X轴零线,前负后正;整车坐标系原点即为三个坐标轴的交点。
整车设计状态
整车参数控制硬点表 1
长	mm	4595		宽	mm	1828		高(空/满)	mm	1804(1827)/1782(1824)(括号内数值为含行李架高度)		轴  距	mm	2600		轮距	前轮距	mm	1500			后轮距	mm	1510		前  悬	mm	885		后  悬	mm	1110		接近角 (满载)		离去角 (满载)		纵向通过角 (满载)		最小离地间隙 (满载)	mm	底盘系统布置主要控制硬点
北汽007SUV系列车型匹配G4CA和4G20D4两款发动机。动力总成采用三点悬置支撑。
驱动形式有4驱和2驱。车架总成为边梁式整体焊接结构型式,纵梁为变截面。前桥结构形式为双曲面圆锥齿轮,有差速器,2驱车型无前桥和分动器;后桥为单级双曲面锥齿轮主减速器,有差速器,半浮式半轴,冲压桥壳。双横臂、螺旋弹簧独立前悬架,带前横向稳定杆及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后悬架采用螺旋弹簧、5连杆式非独立悬架。
底盘系统设计布置硬点和运动硬点见表2,底盘各总成性能硬点详见底盘各总成性能描述书:
表	匹配4G20D4					选挡角位移	8°			4	三踏板行程	油门踏板行程	60					制动踏板行程	68					离合踏板行程	150			5	悬架
系统	前减振器上中心点	-25.5	±448.5	236					后减振器上中心点	2419	±397	65.4					静挠度	前	128.26/139.06/143.02(4驱)	空/半/满						123.62/136.03/140.62(2驱)						后	77.22/102.45/121.5(4驱)	空/半/满						75.68/100.89/119.91(2驱)					动挠度	前	73.5						后	63.3			6	车轮(满载)	前轮轮心	3.3	±748.6	-130					后轮轮心	2600	±755	-128.3					前轮接地点坐标	3.3	±748.7	-498					后轮接地点坐标	2600	±755	-496.3			7	车轮定
位参数	状      态	A-B=62.5mm(轮心与下摆臂高度差)	
				前轮外倾角	-0°05′±45′					前轮前束	3±2					主销内倾角	10°50′±45′					主销后倾角	2°50′±45′			8	车轮跳
动参数(mm)4					手刹手柄工作角度	33.2°			
车身主要控制表 3
序号	设 计 硬 点	硬 点 描 述	备 注			前风窗玻璃倾斜角度			2	侧窗玻璃倾斜角度			3	后风窗玻璃倾斜角度		4	前车门开启角度		5	后车门开启角度		6	发动机盖开启角		7	后背门最大开启角	88°			8	车门开启整车最大宽度	3448			9	仪表板中部对称中心面	Y=22.5(主)
Y=2.5(副)			人机工程布置设计硬点表 4
序号	设  计  硬  点	硬点描述	备注				X	Y	Z			1	前R点坐标	1405	-404	359			2	后R点坐标	2222	Y	375			3	驾驶座椅H点水平行程L23	240			4	95%驾驶员踵点坐标	628	-404	35			5	前舱头部空间H9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