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以情真意深、清新自然见长的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魅力无穷,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或一种深入心灵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世界,从里面采撷几朵多姿的花朵。?
(教学设想:诗歌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文学体裁。学生背了很多诗歌,但对诗歌的内容缺少理解。在介绍唐诗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背后的故事和诗中的情感。)?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指导?
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
要求: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设想: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
2.作者、作品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他幼年聪明过人,6岁能文。曾任沛王府修撰。在他20岁的春夏之交,诸王子斗鸡游嬉,王勃写了一篇《斗鸡檄》,假托沛王鸡传檄声讨英王鸡。高宗看了这篇檄文,认为是挑拨诸王子,于是将他赶出沛王府。26岁时前往越南看望父亲,途中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后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王勃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提倡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给人以刚健质朴之感。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有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
3.品味赏析?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感情比较达观,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2)你从诗中的哪句话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不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这句话为什么会起到这种艺术效果??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朋友之间那种诚恳深厚的情感,情调积极乐观,给人以鼓舞的力量,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4)分析其他三联?。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作者通过这一联要表现什么??
这一联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朋友上任地点。写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暗示了朋友间恋恋不舍的深情厚谊。?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诗人为什么会在尾联写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
二人同为宦游,即使分别也因感情相通而不感觉距离遥远,因此在分别之时才会不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三、学习《登幽州台歌》?
1.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
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
4.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诗人立足于幽州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