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两首》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诗歌两首》课件

现代诗歌两首 乡愁 余光中 连战访问大陆行程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 问题思考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课文理解 《乡愁》结构美和音乐美—— (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2)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诗歌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拓展作业: 课下阅读席慕蓉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 永不老去。 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说 这两首诗的异同。 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 画面来表达同样的主题,两篇都是通过创 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 情诗。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 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 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 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 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当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情景导入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去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方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念。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重要篇幅。”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 时代背景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初析全诗——土地 初析全诗——土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