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治中学2009年春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新治中学2009年春七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哽( )咽 捋( )着 罕( )见 诧( )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狂澜 喧闹 赚钱 祈祷 B.险峻 召唤 默契 蚱蜢
C.奔弛 怪诞 亘古 田垄 D.鞍鞯 金柝 扑朔 红妆
3、给下面各词中加点字先后的一项解释(3分)
兴高采烈( )A.精神 B.热烈 C.高兴
攒在一起( )A.集中 B.收拢 C.凑在一块儿
骇人听闻( )A.震惊 B.害怕 C.惊讶
4、积累(9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
②爷娘闻女来, 。 ,当户理红妆。 ,磨刀
霍霍向猪羊。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 ,原
名 。
5、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B.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下面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2分)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
7、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A.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B.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
C.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D.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
眼睛,斑斓的山雕。( )
8、依照下面的命名写一句话。(10分)
(1)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 。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甚;也不必
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应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 , , , ,
也不必说 , , ,
单是 。
9、中午,王强正在做作业,张华悄悄地从后面敲了王强一下。王强生气了,
双方发生争执,大家都望着他俩,你是班长,你该说一句什么话来调解他
们之间的纠纷。(3分)
你说:“ ”。
二、?阅读。(分)(一)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车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方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说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文革”初期,他所有的研究所(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