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清·顾炎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三 易 夫子言包羲 氏始画八卦 ,不言作 《易》,而 曰:《易》之兴也,其 于中古乎 ?又 曰: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 、周之盛德邪 ?当 文王与纣之事邪 ?是文王所作之辞 ,始名为 《易》,而 《周官》太 卜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 《归藏》,三 曰 《周易》。《连山》、 《归藏 》非 《易》也 ,而云 “易”者 ,后人 因 《易》之名 以名之 也 。犹 之 《墨子 》书 言周 之春 秋 、燕之春 秋 、宋之春 秋 、齐 之春 秋 ,周 、燕 、齐 、宋之 史 ,非必 皆 《春 秋 》也 。而 云 “春 秋 ”者 ,因鲁史之名 以名之也 [1] 雷 氏曰:伏羲 画卦 , 自两仪生 四象 ,而 四时之序 已著 。 自 四象生八卦 ,而万物之理悉涵 。 自八卦重之 ,相错相 荡 , 阳动 而 进 ,左 旋 而 位 于 西 北 ,阴动 而 退 ,右 转 而 位 于 西 南 。于是震 、兑正于 东 、西 ,坎 、离正于南 、北 。而 四时 首春 ,帝 出乎震之象 以立 。又 以乾元用九消息之 ,而十二 辟卦之象 以成 ,六十 四卦之象 以著 ,伏羲 氏之所 以为 易者 也 。 《连 山》者 ,神农 氏之易也 。神农详于地 ,辨土性 ,艺 五谷 ,尝百药 ,凿井 出泉 ,立市通货 ,故其 易用伏羲八卦 之动 象 ,以艮为首 。 艮者 ,止也 ,止乃行之首 ,以时行为 义 ,由体达用之象也 。艮本 阳卦 ,其 象为 山,位在东北 , 第 2 页 立春斗建之所在 也 。山托 于地而亲 ,上 能 出云气 ,和洽天 地 。且 二 山相 袭 ,故 曰 《连 山 》 。《归藏 》 ,黄 帝 ,杜 子 春 之 说不可 易 。盖黄 帝之 治详于人 ,作调历 以授 时 ,作杵 臼以 利 用 ,作 舟 车 以致 远 ,作 弧 矢 以取 威 ,作 衣 冠 宫室 以庇 身 ,作礼乐书契 以立教 ,上古朴野之俗至此而变 ,后世文 明之象 自此而开 。 《易象》曰:后 以裁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 地 之 宜 , 以左 右 民 。即谓 此 矣 。其 后 五 帝之 治 , 皆 因于 此 ,故伏羲为天皇 ,神农为地皇 ,黄帝为人皇 。此 即 《周 官 》书之所谓三皇矣 。黄 帝在位百年 ,功成之后 ,深求道 极 ,默契本 原 ,于羲 、农之 易 皆反而归之 ,得其初象 ,知 阳气之所 以能生 ,实原于此 于是 以坤为首,以阴为主, 以静为道 ,以柔为用 ,所 以明体也 。 汝成案: 雷 氏用杜子春之说 ,以 《归藏》 为黄帝易传矣。 然 《礼运 》孔子 曰:我欲观殷道 ,得坤乾焉 。注 以为殷 时 阴阳之书, 即 《归藏》易。而郑司农赞 《易》,亦以为 《归 藏》殷易,释其义 曰:归藏者 ,万物莫不归藏于 中。夏 日连 山 ,连 山者 ,象 山之 出云 ,连 山不绝 。周 易者 ,言易之道 周普无所不备 。与杜子春 说不 同。大抵世代 荒远 ,莫可稽 考 ,后人徒从推测得之 ,亦各存其说而 已。 《左传 》 :僖十五年 ,战于韩 。 卜徒父筮之 曰:吉 。其卦遇 《蛊》,曰 “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成十六年,战于鄢 陵。公筮 之,史曰:吉,其卦遇 《复》,曰 “南国蹙,射其元王, 中厥 目”。此 皆不用 《周易》,而别有 引据之辞,即所谓三易之法 也 ,而 《传》不言 《易》 [1]原注 : 卜徒父 以 卜人而 掌此 ,犹周官之太 卜。 [2]杨 氏 曰 :其 用 《周 易 》 处 ,必 出 《周 易 》之 名 于 上 。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