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的作家与作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0年代的作家与作品

一、初期的抗战题材小说: 丘东平 (1911一1941):原名丘谭月,号席珍,广东海丰人。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是根据他亲身参加上海“八·一三”战事的见闻和感受写成的。某部连长林青史 姚雪垠(1910.10.10-1999.4.29 ): 原名姚冠三,字汉英,河南南阳邓州市(原邓县)人。 短篇《差半车麦秸》(1938)“差半车麦秸”。 二、讽刺暴露小说 1、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华威先生》和《新生》说,后结集为《速写三篇》,1943年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 《速写三篇》标志着张天翼讽刺和幽默的喜剧才华的新发展,其中,《华威先生》是作家本人、也是中国现代小说颇负盛名的讽刺名篇。 “华威先生是那时国民党反动集团里的家伙。他们力图打进一切群众团体中去‘领导’,以便一面探听和监视;一面设法阻碍群众运动。但群众还是利用合法手段来进行自己的工作,而这并不是出于什么自发性,而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华威先生’们就只好发怒而且害怕了。” (张天翼《关于〈华威先生〉》) “华威先生那样典型的出现,而且引起普遍的注意……而且更引起了青年作家 对于隐伏在光明中的丑恶的研究和搜索,——这也是近半年文坛的新趋向。”(茅盾:《八月的感想——抗战文艺一年的回顾》,载《文艺阵地》1938年第一卷第9期) 2、沙汀:“农民诗人”(杨晦《沙汀创作的起点和方向》,《青年文艺》,1945年第1卷第5期) 沙汀那沉郁、凝重、含蓄的“川味”小说,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和民族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抗战爆发后,沙汀创作的两种取向: 一是抒写作家对理想和光明的向往与景仰,代表作有大型报告文学《随军散记》(《记贺龙》)、短篇小说《磁力》、中篇小说《闯关》; 二是以苦涩、凝重的笔调描写偏僻闭塞、黑暗落后的四川农村乡镇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播种者》、 “三记”(《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 《在其香居茶馆里》( 《抗战文艺》1940年第6卷第4期)是现代文坛上讽刺小说的名篇。 回龙镇联保主任方治国同当地恶霸邢么吵吵在其香居茶馆里从吵骂到大打出手的一幕狗咬狗的丑剧。 《在其香居茶馆里》的突出特点和成功之处在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高度集中,虚实互补,以及结局的巧妙安排。 沙汀的不少作品,其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同茶馆有关,如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和短篇小说《公道》。 沙汀抗战时期的小说有两个特点: 一、直面现实,干预生活; 二、沉郁深厚的讽刺风格和乡土气息。 3、沙汀和张天翼的讽刺艺术不同的特点 在结构方面: 沙汀的小说几乎都有一个完整、生动、有起有伏的故事;张天翼在刻划灰色的小市民和国民党官僚政客时,几乎不用环境和心理的描写,不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经历着手,而只是截取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件和片断集中地反映人物性格,从而达到凝炼简劲、写意传神的地步。 在选材方面: 沙汀比较多地反映四川农村生活的各个侧面。在《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中,作者善于艺术地描写四川西北的风俗习惯、人情事理和人物独具的性格,并大量地吸收和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四川方言土语,因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张天翼则主要对灰色小市民庸俗虚伪、矛盾可笑的心态进行刻划。《包氏父子》。 艺术手法方面: 沙汀常常采用寓批判、讽刺于冷峻的现实主义描写之中的手法;而张天翼的讽刺小说则具有洗炼、泼辣、明快的风格,善于在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漫画式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外貌举止和心理,凸现人物形象。 4、张恨水 (1895--1967):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茅盾《关于〈吕梁英雄传〉》,《中华论丛》第2卷第1期,1946年9月1日) 《八十一梦》(1941年)用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揉合在一起,揭露了国统区的腐败黑暗现象。 《五子登科》(1947年)讽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往北平的接受大员的种种丑行。 三、不断深化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 1、农村题材方面: 沙汀:“三记”——《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广泛深入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四川农村的现实。其中有恶霸地主的贪婪,贫苦知识分子的苦闷,以及农民群众在反动政权层层压榨下的呻吟、挣扎和反抗。作品概括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充分显示了作者生活积累的丰厚和艺术技巧的圆熟。 艾芜:《丰饶的原野》、《故乡》和《山野》三部长篇。写成于1947年的《山野》,采用集中而又舒展的结构方法,围绕--个小小的山村在一天之内的抗日活动,准确鲜明地表现了抗战时期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各个阶层不同人物对抗日的不同态度 短篇《石青嫂子》( 1947 ),描写内战给一个劳动妇女带来的不幸,着重表现她倔强的生活意志,从而挖掘了民族性格中美好的一面。 萧红的长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