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隆化县环保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0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隆化县环保局.doc

前 言 承德柏通矿业有限公司是北京华夏建龙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北远通矿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5月共同投资设立的集采选合一的大型矿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扩建,承德柏通矿业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五个铁选厂具备年产铁精粉130万吨的设计生产能力,目前实际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年。 资源优势未显示出来。在此区间矿石可选择的运输方案有公路汽车运输方案、胶带运输方案和索道运输方案。公路汽车运输方案的优点是运输能力大,适应性强;缺点是运输车辆多、设备维护难、运输成本高;胶带运输的优点是运输能力大,可以在地下开掘巷道,在地下巷道中装备胶带进行矿石运输,不需征山占地,管理简单、运输费用低;缺点是适应性较差。索道运输能力小、投资较高、管理难度大。 承德柏通矿业有限公司用方案汽车运输km。800万吨矿石运输量,从矿山到选矿厂按每吨16.5元运费计算,每年运输费用约亿元。按地下胶带运输方案,可将矿石km汽车运距减少km,km运距,可大大减少矿石运输费用,同时胶带运输还有管理方便、安全、环保等优点。索道运输能力受限制,投资较高、管理难度大,区间山势陡峭,地形复杂,跨山难度大。经综合比较认为地下胶带运输方案为最优,因此选择地下胶带运输方案。胶带运输方案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km。拟建隧洞位于滦平县小营乡哈叭沁村~隆化县隆化镇老爷庙区域滦平县小营乡哈叭沁村承德柏通矿业有限公司隆化县隆化镇隧洞总长度为3.54km,其中隆化境内隧洞长度为1.7km隧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皮带运输隧洞,长度为2m,口内底标高6m(地表标高6m),出口内底标高5m(地表标高5m),坡度°;另一部分为汽车运输隧洞,长度为158m,进口内底标高m,出口内底标高m(地表标高m),坡度°。本项目拟在隧洞出口建设一座桥梁连接省道S257,栈桥总长为108 m,单车道设计,车道宽度为5m,载荷为单车130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现场勘察,搜集资料,分析、了解该项目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规定和环评规范,编写了该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书。本报告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环境及委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 录 1总论 - 1 - 1.1编制依据 - 1 - 1.2评价目的 - 6 - 1.3评价原则 - 6 - 1.4评价因子 - 6 - 1.5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 7 - 1.6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 8 - 1.7环境保护目标 - 16 - 1.8评价标准 - 17 - 2区域环境概况 - 20 - 2.1自然环境概况 - 20 - 2.2社会经济概况 - 25 - 2.3区域污染源调查 - 26 - 3工程分析 - 28 - 3.1现有工程概况 - 28 - 3.2技改工程概况 - 28 - 3.3主要工程设备 - 30 - 3.4运输系统建设参数 - 31 - 3.5施工布置 - 33 - 3.6施工方案 - 36 - 3.7运营期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 41 - 3.8营运期公用工程 - 42 - 3.9工程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 - 43 - 3.10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 - 55 - 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6 - 4.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56 - 4.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8 - 4.3地表水监测 - 59 - 4.4地下水监测 - 61 -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65 -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65 - 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6 - 6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 - 104 - 6.1施工期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 - 104 - 6.2运营期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 - 108 - 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分析 - 113 - 7.1清洁生产 - 113 - 7.2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 - 116 - 7.3总量控制分析 - 117 - 8公众参与调查 - 118 - 8.1公众参与目的及原则 - 118 - 8.2公众参与的方式 - 119 - 8.3公众参与调查对象 - 119 - 8.4公众参与调查过程 - 120 - 8.5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 125 - 9环境风险评价 - 128 - 9.1风险识别 - 128 - 9.2源项分析 - 130 - 9.3风险评价 - 131 - 9.4风险防范措施 - 134 - 10产业政策符合性与选址可行性论证 - 136 - 10.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 136 - 10.2选址可行性论证 - 136 - 10.3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37 - 10.4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