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VIP

2012-2013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连云港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试卷分值: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5分) 生活有多广阔,就有多广阔。畅快奔腾的唐诗如奔流到海的江河,潇潇洒洒,一气呵成;曲折含蓄的宋词如叮咚作响的泉水,凄凉超脱;潺潺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 《黄鹤楼》) (4) ,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5)忽如一夜春风来,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7)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8)《登岳阳楼》中将洞庭湖的广阔无边,水势浩瀚描绘的雄奇壮观的诗句是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有信心。 ?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D.为贫困地区所捐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3分) A.近几年,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出现在连云港的主干道两旁。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总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5.名著阅读题(5分) (1)下列诗句赞颂的是《水浒传》中的谁?请写出他的原名、绰号以及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3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人物: 绰号: 情节: (2)《童年》中外公第一次毒打阿廖沙是为了什么?(2分) 6. 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后面题目。(4分) 我校苍梧校区科技·艺术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年级、各处室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在科技·艺术节标语口号征集活动中,二(7)班王鹏哲撰写的“科技创造新海生活 艺术点亮苍梧人生”获一等奖第一名,请你说说这条标语的妙处。(2分) (2)你参加了九年级开展的“最美少年”现场评选活动,在才艺展示环节中有这样一道题: 下面是一首赞颂连云港宿城风景区的诗,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诗的内容设计一段解说词,向游客介绍宿城风光。(至少介绍两种代表性风景,不超过80字)(2分) 七绝 秋游枫树湾 云淡天高潭水净,葭苍露白稻梁丰。 诗家啸傲枫林里,一涧秋光别样红。 二、理解与感悟(60分) (一)诗歌鉴赏(5分)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诗后问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①夫民今而后得反之②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①出乎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