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成因 影响 应对
1.预测 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有统计模式、简单动力模式、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统计-动力模式以及集合预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ane 和 Zebiak)的简单海气耦 合模式曾成功预测过多次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目前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厄尔尼诺业务化预测,但预测成功率较低。 2.应对措施 (1)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2)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健全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3)强化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 (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对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引发各类灾害 的防灾减灾水平 四、预测与应对 by:Abby [1] 刘会平,潘安定.自然灾害学导论[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71-178 [2] 张月丛,孟宪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成因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5, 第25卷第2期 [3] 杨冬红,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J],沙漠与绿洲气候,2008,2(5):5 [4] 林振山,赵佩章,赵文桐.日食_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地球物理学报,1999;42(6):732_738 [5] 李魏飞,浅谈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原因和影响[J]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第六卷第三期 [6] 王彰贵,刘克威,陈幸荣,谭晶,文岩.厄尔尼诺现象及预测现状[J],海洋预报,2005,22:144-146 五、参考文献 by:Abby 谢谢观赏! 欢迎提问与指正! 2013.12.7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by:Abby 前言:花了很多功夫制作的 所以加了标签 不过下载后可以去掉文本框的 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主要内容 五、参考文献 四、预测与应对 三、产生影响 二、主要成因 一、基本概念 by:Abby 一、基本概念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拉尼娜: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的意思。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by:Abby 1、沃克环流的减弱或加强 2、全球气压场和偏东信风 的强弱变化 3、日食的诱发 二、主要成因 by:Abby 1、沃克环流的减弱或加强 沃克环流的成因: 信风 海水向西运动 东岸冷海水补充 西岸暖流堆积 气流下沉 气流上升 热力环流 by:Abby 温度低 温度高 同一水平面产生温度差 沃克环流 信风 赤道洋流自东向西流 海水温度东低西高 by:Abby 厄尔尼诺现象 温度距平值:温度与其多年平均状态的差值 正值:高于多年平均温度 负值:低于多年平均温度 太平洋东岸:温度距平值大(正值),温度升高 太平洋西岸:温度距平值小(甚至负数),温度降低 太平洋东西岸的温度差异减小 沃克环流减弱。 沃克环流减弱 厄尔尼诺期间的气候异常 2、影响: 大洋东岸: (气候)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大洋西岸:干燥少雨,甚至出现旱灾 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沃克环流:减弱,甚至相反 by:Abby 沃克环流增强 太平洋东西岸的温度差异增大 拉尼娜现象 by:Abby 太平洋东岸:旱灾加剧----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而成 太平洋西岸:引发洪涝灾害---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而成 与厄尔尼诺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by:Abby 2.全球气压场和偏东信风的强弱变化 (1)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区的大气环流与洋面斜温层 在环流正常的年份,赤道以南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在盛行东南信风平均风速作用下,表层暖水向西流动,并在赤道太平洋西部堆积,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呈西高东低的形势(赤道太平洋西岸海面高出东岸约40cm)。赤道太平洋西部斜温层(表面暖水层)厚约200m,赤道太平洋东部斜温层厚仅50m左右。 200m 0 0 50m 40cm 斜温层 平均风 by:Abby 正常状态下的大气环流与斜温层状态 by:Abby (2)东南信风增强(环流发生变异,出现拉尼娜现象)年份的赤道太平洋海区的大气环流与洋面斜温层状态 东南信风增强的年份,赤道以南东南信风把表层暖水向赤道太平洋西部输送,在赤道太平洋西部堆积,那里的海面就不断抬升(10cm),积累大量位能,斜温层加厚到220m, 赤道太平洋东部表层暖海水向大洋中部流动,引起海面下降(5cm),斜温层变薄到30m,赤道太平洋西岸海面高出东岸海面约55cm。赤道太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