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公文选第五讲秦汉后的历朝公文.pptVIP

历代公文选第五讲秦汉后的历朝公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公文选第五讲秦汉后的历朝公文

《清代档案史料从编》 太原府同知米士铭:“黑赤红脸,胖子,相貌好,中上” 西宁镇标后营游击李捷:“老实平常人,苦相,中下”。 户部江南司主事朱叔权:“相貌微寒,恐福量不及些”。 身材魁梧的题补苏松镇标游击林子龙:“可升用”。 贵州遵义府知府史瑗:“又似老成,又似一狼人”。 公文讲读 《正礼仪风俗诏》 《禁馈送告示》 《深虑论》 《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 小结:古代公文文种繁芜的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 二、公文体式的格式化神圣化进一步发展。 (一)古代公文专用语越来越多。 大家能想到哪些皇帝专用语? 皇帝:圣驾、圣上、万岁; 皇子、皇后、皇太后:殿下、千岁。 臣:微臣、愚臣、臣部、奴才。 清朝称上级:宪台、上宪、大宪、督宪、大人、大老爷; 下级自称:卑、属、蚁。 (二)公文的避讳制久盛不衰。 隋文帝杨坚 唐太宗李世民 李治 武瞾 宋徽宗赵佶 宋太祖赵匡胤 朱元璋------广天之下/为世作则/天生圣人 清康熙帝玄烨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三)公文行文格式日益严格。 首称:奉天诰命 正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末称:制诰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八日之宝 胡铨上高宗封事 首称:“绍兴八年十一月八日,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官臣胡铨,谨斋沐裁书,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正文:“臣谨按……”(见课本74页) 末称:“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四)公文抬头 格式趋于繁杂 清朝规定,遇“圣主”‘圣训’‘帝德’‘孝治’‘天颜’‘钦颁’‘谕旨’等字眼,须二抬书写。遇“朝廷”“国家”“龙楼”“凤阁”“上苑”“太液”“宫名”“殿名”,要单抬书写。 元太祖成吉思汗圣谕刻石 (五)公文用纸泾渭分明 皇帝的诏敕高一尺三寸, 长三尺。 唐代敕书用黄纸,称为黄敕; 征讨性的用麻纸; 臣民上书及官府往来,用白纸。 元代皇帝颁发公文, 一品到五品用白纸,称为“宣”; 六品至九品用赤纸。 清代封爵有金册、镀金册、纸册之分。 宋高宗敕岳飞《起复诏》 手卷由引首、起复诏和跋文三部分组成。其中起复诏长55厘米、宽30厘米,朱砂手绘五爪云龙纹棉料纸本,内容为宋高宗绍兴六年书赐岳飞。从中可看出当年岳飞曾深受宋高宗赏识,因此岳氏后裔将其视作世代守护之物。 三、公文处理制度日趋细化和明确。 (一)一文一事制度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卷十六·文书门》:“谏奏公事,皆直述事状,若名件不同,应分送所属,而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状。” (二)执论、检查制度 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元朝设立检查制度,实行照(明察)、刷(寻究)、磨(复核)、勘(检点)制度,明朝沿用。 (三)贴黄制度 始于唐,用于诏令文书的文字修改处,用黄纸贴错字,正确的写在上面。 宋朝用于奏章等意未尽处,另书于黄纸,附在奏章后面。 明朝官员上奏疏时,末尾贴黄,写要点。 (四)签押、判署制度 主管官员同意在文稿末签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叫签押,汉代称画诺。 隋唐时,改在文稿前写“依”、“从”、“可”、“闻”等字,称判署。 (五)用印和官印移交制度 同一朝代内皇帝的“传国玉玺”、诸侯的“袭封之印”世代相传。 官印则为官员专用,离任、升贬无须交印,为继任者另铸新印。 官印移交始于东晋安帝。 孔琳:“愚请众官即用一印,无须改作。若新置官,又官多印少,又或零失,然后乃铸。” (六)传递制度 唐代--30里--1639个驿站--二万多人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陆驿---180里--300里--500里;步行人员--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100到150里。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 宋---步递:日行200里,传递官府文书及私人信件。 马递:日行300里 急脚递:日行400里 金字牌递:日行500里(御前文字不得入铺) 元:驿站1383处,分陆站和水站。 清:每十五里设一所急递铺,设铺兵四名,司铺一名。十八省设立13833所急递铺。 “马上飞递”的日行300里;特急的日行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不等。 陈桥驿 马拉松 马拉松长跑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一位2000多年前为传送捷报而牺牲的英雄设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到首都雅典报告喜讯,当他跑完42.195千米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