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演讲{慈禧}
慈禧太后 简介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叶赫那拉氏,名杏贞。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生平履历 咸丰二年(1852年5月)(18岁),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咸丰四年(1854年)(20岁),晋懿(yì)嫔。(清制后宫地位共分八级,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咸丰六年(1856年)(21岁),生皇长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妃。 咸丰七年(1857年)(22岁),晋懿贵妃。 咸丰十年(1860年)(26岁),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忻留京与联军议和。 咸丰十一年(1861年)(27岁),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咸丰的正皇后是慈安太后);九月,在恭亲王奕忻支持下发动辛酉(yǒu)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 同治元年(1862年)(28岁),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此时同治帝年幼,实际是西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给自己晋徽号) 同治四年(1865年)(31岁),罢议政王奕忻(xīn)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 同治十三年(1874年)(40岁),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xuān)之子载湉(tián)继位(即光绪帝)。 光绪七年三月(1881年) (47岁)慈安皇太后钮钴禄氏病逝,年45岁;从此独尊西太后。 光绪十三年(1888年)(54岁),光绪帝大婚,翌(yì)年亲政;慈禧继续“训政”。 光绪十九年(1894年)(60岁),皇太后六十大寿庆典;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4岁),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皇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囚光绪,后重行训政。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6岁),因义和团发起庚子拳乱,导致列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帝后被迫离京,前往西安避祸。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67岁),辛丑条约签订后,两宫回銮;皇太后及皇帝下诏罪己、行庚子新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4岁),光绪皇帝驾崩后一天,皇太后于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后葬于定东陵;大行皇帝无嗣,由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其子溥仪为帝(即后来的宣统皇帝)。 皇太后叶赫纳拉氏生前死后得到的谥号全称为: 孝钦 慈禧 端佑 康颐 昭豫 庄诚 寿恭钦献 崇熙 配天 兴圣 显 皇后 谥字23字,连皇后共25字,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孝庄,及孝德与孝贞两位正宫皇后,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军阀孙殿英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 慈禧徽号 1862年(同治元年),上徽号“慈禧”; 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号“端佑”;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载淳亲政,上徽号“康颐”; 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为遇到“天花之喜”,而两宫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朕心实深欣感”,决定为两宫皇太后上徽号,但二十天后同治驾崩,上徽号仪式没能进行; 1876年(光绪二年),光绪帝即位,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徽号由此又加上了“昭豫庄诚”;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大婚,上徽号“寿恭”;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亲政,上徽号“钦献”; 1894年(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徽号“崇熙” 文化水平 慈禧入宫前在家里受过 家庭教育,会满汉双语 ,帮助咸丰批示奏折后 加强了语言学习和对军 国大事的了解,辛酉政 变后,给事中孙楫向两 宫太后奉上明朝张居正 编辑的《帝鉴图说》作 为小皇帝载淳的启蒙教 材,该书语言浅显,图 文并茂,不仅适合小皇 帝读,也很合慈禧胃口 ,于是,她将此书留下,作为自己每天的阅读功课。 慈禧一生还爱读《诗经》和《资治通鉴》,平时还注重书法绘画陶冶情操(不过很多人怀疑是其老师缪嘉惠代笔)到了晚年慈禧还对西方科技文化感兴趣,读过《维多利亚传记》和《圣经》 陵墓 1928年6月,河南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深夜时直奔清东陵。工兵爆破墓室,炸开慈禧太后明楼下洞门里的金刚墙,打通了进入地宫的通道,撞开石门后进入墓室。 盗陵案被报道后,举世震惊,各界满洲权贵纷纷通电谴责,要求严惩凶首孙殿英,追回珍宝。蒋介石下令阎锡山查办盗陵案。孙殿英将乾隆颈项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朝珠送给戴笠,再托戴笠将一柄九龙宝剑送给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又将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宋美龄将夜明珠缀在了绣花鞋上。此后,孙殿英不仅逍遥法外,照旧领兵当官, 而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