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学习讲义-重点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学习讲义-重点版

四、師說                 韓愈 一、古文運動的發展 二、唐代的古文運動 三、古文與駢文的比較 四、論辯類古文 五、唐宋古文八大家 六、詠韓愈的對聯 七、六經簡述 八、課文結構分析 九、關於教育、學習的成語及題辭 十、重點修辭――設問、映襯、回文 十一、一字(詞)多義比較   師、其、所以 十二、形近字辨析 諛/腴/瘐/萸/臾 貽/飴/殆/怠/笞 十三、延伸閱讀 (一)韓愈〈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 (二)韓愈〈進士策十三首〉其十二 (三)劉向《說苑?晉平公問於師曠》 十四、語文遊戲 十五、大考試題精選 一、古文運動的發展 釋義 「古文」一詞指的是三代(夏商周)、兩漢的散文,乃是為了與唐代稱為「時文」的駢文相對。 背景 1.魏晉以後,文章漸趨華麗對偶,而成駢體。 2.到了唐代,駢文對平仄、對仗的要求更為嚴格,漸入末流,內容空洞、文風柔靡浮豔。 唐代 1.初唐陳子昂、李華、柳冕ㄇ一ㄢˇ等人為古文運動的先驅。 2.中唐( 韓愈 )、( 柳宗元 )大力提倡,以先秦兩漢之文為典範,求其樸實無華與蘊涵教化。繼起者有李翱ㄠˊ、李漢、皇甫湜(ㄕˊ)等。 3.晚唐、五代駢文又復興,古文中衰,古文運動並未完全成功。 宋代 1.北宋( 歐陽脩(修) )領導文壇,主張明(儒)道致用,尊崇( 韓愈 )文章,古文聲勢大振。 2.曾鞏、王安石、三蘇(蘇洵、蘇軾(古文成就最高)、蘇轍)繼起,古文始為文章之正宗,古文運動至此可謂完全成功。 元代 代表作家:姚燧、虞集、元好問。 明代 代表作家:宋濂、唐順之、歸有光等。 清代 1.桐城派: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ㄋㄞˋ),為文宗《左傳》、《史記》義法,上承唐宋古文八大家。 (「義」指內容上言之有物;「法」指形式上言之有序。) 2.陽湖派:陽湖人張惠言、惲(ㄩㄣˋ)敬,古文取法先秦。 3.湘鄉派:湖南湘鄉人曾國藩及其弟子等擴大桐城派的門戶,頗有中興古文之功。 二、唐代的古文運動 (一)概說 源流 1.背景:初唐文風上承魏晉,駢文盛行,傾向形式上的唯美,文風柔靡,內容空洞。 2.先驅:陳子昂、李華、柳冕等人。 主張 1.思想上:愛好古道、弘揚( 儒 )家學說。 2.表現上:用語言質樸、形式自由的散文代替華而不實的駢文。 發展 1.中唐韓愈、柳宗元大力提倡,除了有理論指導,更有作品實踐,在當時形成規模較大的文學浪潮。 2.提拔後進李翱、李漢、皇甫湜等人。 3.晚唐李商隱、杜牧創作優美駢文,駢文風潮再起,古文運動並未成功。 影響 1.北宋歐陽脩力尊韓愈文章,三蘇、曾鞏、王安石繼起,古文成為散文正宗。 2.強調文學的實用,並創造出富有個性、豐富多彩的散文風格。 3.企圖以「文以載(貫)道」復興儒學,降低文學本身獨立價值。 (二)韓愈與古文運動 定義 「古文」一詞由韓愈提出,指的是三代兩漢的散體文,為的是與「時文」即六朝以來流行的駢文相對。 時間 德宗貞元到憲宗元和(西元年) 成就 古文運動主要領導者韓愈和柳宗元,由於目標明確,比起陳子昂等人,不但有理論指導,又有創作作品實踐,在當時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文學浪潮,使古文壓倒駢文而取得優勢,初步成功。對後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韓愈的文學主張 惟古於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認為言辭文章是德行的外部表現。德行深厚, 韓愈的貢獻 1.使散文從應用性轉向了文學性,創造了富有個性特徵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2.使散文不拘於政論或文論等應用性質,而可廣泛使用在記、序、書信、碑誌等文體,並吸取辭賦駢文的表現手法,根據當代口語發展,對散文的語言、結構進行了徹底的革新。 〈〉〈〉〈〉 盛於( 六朝 ),今仍有之 特色 樸實無華,蘊含教化 對偶工整、韻律和諧、詞藻華麗、用典繁多(駢文非韻文) 價值 具實用教化之功能 有文學修辭之美 代表作家 唐、宋:( 古文八大家 ) 明代:唐宋派(歸有光)、公安派(三袁) 清代:桐城派(方苞)、湘鄉派(曾國藩) 六朝:徐陵、庾信、鮑照 唐代: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李商隱 清代:汪中等人 四、論辯類古文 ◆作用:主要是用來議論或說理。 ◆特色:一般要求語言簡練、邏輯嚴密、理論充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分類 性質 名篇舉例 論 用於論斷事理,主要有論政、論史和論學、論文幾種內容。 柳宗元〈封建論〉其文。曾自評云:「吾文如萬泉源,不擇地而出。蘇軾推許為體氣高妙,所不及;宋史稱他論事精確,修辭謹嚴散文簡潔明快,邏輯嚴密,具樸素凝鍊之美     潮州韓文公祠聯(一) 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 鱷魚徙去,江湖自此澄清。 佛骨、嶺海、鱷魚徙去(韓愈到潮州地方有很多鱷魚害人畜,韓愈特別寫了一篇祭鱷魚文。相傳韓愈寫完文章並舉行祭拜儀式後,當晚雷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