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脱硫除尘设备的一些技术与原理.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脱硫除尘设备的一些技术与原理

脱硫除尘的一些技术与原理 1、锅炉烟气双碱法脱硫的特点 布袋除尘器原理与结构 除尘布袋常见质量问题 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小锅炉多管旋风除尘器(2/3) 小锅炉多管旋风除尘器(1/3) 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复合(3/3) 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复合(2/3) 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复合(1/3) 中小型锅炉脱硫除尘的发展方向 脱硫除尘各种主要技术的对比 煤的主要成分 锅炉烟气双碱法脱硫的特点 1. 二氧化硫气体处理采用一级喷淋塔+除雾器处理工艺。 2. (1)二氧化硫烟气处理工艺:集风管(分为两支,一支为应急管直入烟囱另一支接入洗涤塔,并在两支管上加装风门)-----水-----一级喷淋塔(化学中和及除尘降温)-----二级喷淋塔(化学中和)----除雾器-----风机----排放(烟囱)。 (2)因采用双碱法,药液循环重点是钠离子置换,具体流程为: 喷淋药液池(自动补充加药Na2CO3启动碱)----反应后药水池(和SO2生成Na2SO3和NaHSO3)----加药(手动或自动加Ca(OH)2 )----搅拌池----反应沉淀池(充分反应置换出钠离子)NaOH 药液回到喷淋药水池----沉淀池(生成CaSO3和CaSO2半水化合物沉淀)----污泥泵抽出-----压滤机----填埋 3. 处理机理:其基本化学原理可分为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两部分: A、脱硫过程: Na2CO3+SO2→Na2SO3+CO2 (1) 2NaOH+SO2→Na2SO3+H2O (2) Na2SO3+SO2+H2O→2NaHSO3 (3) 以上三式视吸收液酸碱度不同而异,(1)式为启动反应,碱性较高时(PH>9);(2)式为主要反应;碱性到中性甚至酸性时(5<PH<9),则按(3)式发生反应。 B、再生过程(石灰乳再生): 2NaHSO3+Ca(OH)2→Na2SO3+CaSO3+2H2O (4) Na2SO3+Ca(OH)2→2NaOH+CaSO3 (5)   在石灰浆液(石灰达到过饱和状况)中,NaHSO3很快跟Ca(OH)2反应从而释放出[Na+],[SO32-}跟[Ca2+]反应,反应生成的CaSO3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慢慢沉淀下来而使[Na+]得到再生。可见Na2CO3只是作为一种启动碱,起动后实际消耗的是石灰,理论上不消耗纯碱(只是清渣时会带出一些,因而有少量损耗),因所耗用Na2CO3很少,在加Na2CO3时采用自动加约,根椐PH大小和不同需要进行加药以达到设计处理效果。 4. 脱硫工艺特点 ?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1)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2)吸收剂的再生和脱硫渣的沉淀发生在塔外,这样避免了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操作费用。 (3)钠基吸收液吸收SO2速度快,故可用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在70%以上; (4)对锅炉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而言,可提高石灰的利用率。 ? 布袋除尘器原理与结构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布袋除尘器是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含尘气体净化的重要设备,它的除尘效率以及其他技术指标、性能指标等不亚于静电除尘器,它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由灰斗上部进风口(如下图所示)进入后,在挡风板的作用下,气流向上流动,流速降低,部分大颗粒粉尘由于惯性力、重力、扩散、损性碰撞、静电等作用被分离出来落入灰斗。含尘气体进入中箱体经滤袋的过滤净化,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上箱体,由出风口排出。 在袋式除尘器开始运转时,新的滤袋上没有粉尘,运行数分钟后在滤袋表面形成很薄的尘膜。由于滤袋是用纤维织造成的.所以在粉尘层未形成之前,粉尘会在扩散等效应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粉尘在纤维间的架桥现象。滤袋纤维直径一般为20—100μm;针刺毡纤维直径多为10—20μm。纤维间的距离多为10--30μm,架桥现象很容易出现。架桥现象完成后的0.3--0.5mm的粉尘层常称为尘膜或一次粉尘层。在一次粉尘层上面再次堆积的粉尘称二次粉尘层。 粉尘在滤布上的附着力是非常强的,当过滤速度为0.28m/s时直径为10μm的粉尘粒子在滤料上的附着力可以达到粒子自重的1000倍.5μm的粉尘粒子在滤料上的附着力可以达到粒子自重的4200倍。所以在滤袋清灰之后,粉尘层会继续存在。粉尘层的存在,使过滤过程中的筛分作用大大加强,过滤效率也随之提高。粉尘层形成的筛孔比滤料纤维的间隙小得多,其筛分效果显而易见。粉尘层的形成与过滤速度有关,过滤速度较高时粉尘层形成较快;过滤速度很低时,粉尘层形成较慢。如果单纯考虑粉尘层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