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pdfVIP

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pdf

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 鱼体组成的影响 董桂芳1胡振雄1,2 黄峰1张志平1胡 鑫 1万祖德1 1武汉工业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23; 2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摘要: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研究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初始体重约4.5 g)的最适投喂频率。 试验饲料为自制配合饲料,粗蛋白38%,总能19.0kJ/g。设计了1~5次/d(M1 - M5)5种投喂频率。结果 表明:M2、M3、M4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M1和M5组(P<0.05),其中M4组最大。M3、M4、M5组的特定生 长率均显著高于M1组(P<0.05),其中M3组最大。M2、M3、M4、M5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 M1组(P<0.05),M3和M4组的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M1和M2组(P<0.05)。M3组干物质 含量显著高于M1和M2组(P<0.05),M2、M3、M4和M5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含量均显著高于M1组 (P<0.05)。因此,本研究建议,斑点叉尾鮰幼鱼养殖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投喂频率;饲料利用;鱼体组成;斑点叉尾鮰 10. 3969/j. issn. 1007-9580.2012.02. 010 S965.131 A 1007-9580(2012)02-048-06 2012 -02 -06 2012-03-16 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武汉工业学院校立项目(2009Q02);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大学生创新项目 董桂芳(1980-),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永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E-mail: dongguifang2002@ yahoo. com.cn 《渔业现代化)2012年第39卷第2期 49 系统由20个圆形平底塑料缸组成(直径80cm, 高50till,容积300L)。试验开始前l周,将斑点 特定生长率(SGR,%/d)=103x(In形一In形)/t; 叉尾煎同转入试验系统中驯养。在试验开始前,将 饲料转化效率(FCE,%)=103×(彤一暇)/订; 所有试验鱼饥饿24h,从中随机挑选体质健壮、规 蛋白贮积率(PIlE,%)=100×(形×P。一%× 格一致的个体(初始体重约4.5g),每缸40尾, Pi)/(H×尸); 每个处理组对应4个平行。同时随机取3组鱼 能量贮积率(ERE,%)=100×(肜×E。一形× E.)/(HxE); (每组15尾)一20℃保存,用于鱼体初始生化成 分分析。试验期间,每天测定水温,水温变动范围 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100×(1一 Cl/c2); 为(26±0.8)℃;每周监测水质1次,pH变动范 D:14.5 蛋白表观消化率(ADC。,%)=100×(1一 围6.8—7.0;光照周期9.5 L,每天的光 照时间为08:00到22:30;溶解氧大于8.0m#L, ClPJC2PI); 氨氮小于0.5mg/L。 能量表观消化率(ADC。,%)=100×(1一 生长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共设计5组投喂 Cl巴/c2E1)。 式中:凡为叉长,CITI;E和取分别为初始和终末 频率:1次/d(8:00,记为M1)。27欠/d(8:00和 湿重均重,g;P为饲料蛋白含量,%;P。和P。分别 16:00,记为M2),3次/d(8:00、12:00和16:00, 为初始和终末鱼样平均蛋白含量,%;f为实验天 记为M3),4次/d(8:00、12:00、16:00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