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π及计算
圆周率π的计算 朱耀生 新乡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在科学工作者的心目中,准确的数字是他们的终身追求。为提高数字π的计算精度,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人们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古典问题——无理数π的计算 π,或者其近似值3.14,从小学的算术课本中,我们就认识了这个数字。 而在距今天4000年前,也就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伦王国这个数字就已经被发现。 对这样一个古老的数字,人们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现在,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截止到1995年,人们已经将这个古老的常数精确地计算到了六十亿位以上。 譬如,利用Matlab的命令,我们可以十分容易得到π的小数点后200位的值如下: vpa (pi, 201) ans = 3.1415926535 8979323846 2643383279 5028841971 6939937510 5820974944 5923078164 0628620899 8628034825 3421170679 8214808651 3282306647 0938446095 5058223172 5359408128 4811174502 8410270193 8521105559 6446229489 5493038196 但是,在数学史上,圆周率π的计算,却使得许多的数学家付出了难以形容的艰苦劳动。 一.古典方法 1.阿基米德的方法 通过使正多边形外切或内接于圆,将其边数逐步增多来计算圆周长度的方法,很早就用于圆周率的计算了。显然,若取圆的直径D = 1,则圆周长度就是圆周率π! 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就用这种方法从计算圆内接正6边形的周长开始,最后算到圆内接正96边形,发现圆周率大于 ,进而他又继续计算圆外切正96边形的周长,发现圆周率小于 , 就是说, 圆周率 ;用近似小数表示就是: 3.140845… π 3.142857… 2.刘徽割圆术 刘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最大功绩是为《九章算术》作注。他的割圆术就是等分圆周,依次连接等分点组成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显然,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面积与圆面积之差的绝对值越小。当增加的边数趋于无穷时,则该正多边形的面积就与圆的面积没有差别了。 下面我们用刘徽割圆术讨论计算π的具体过程。为简单计,取圆半径等于1,这时圆面积S =π,这样⑴式中S的上、下界就是π的上、下界。 从某个圆内接正多边形开始计算,就可以逐步逼近π的真值。譬如,从正6边形开始计算是很方便的,这时的边长和面积为 得到a12后,再次使用式⑵~⑷便可得到正24边形的面积和边长,这一迭代过程反复进行,便可以得到边数为48,96,192,…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它们不断地逼近π值 ,所求的π值上界和下界一定满足不等式⑴。 根据式⑵~⑷计算π值上、下界的Matlab程序如下 n=6;a=1; s=1.5*sqrt(3);sc=[]; for k=1:25 d=1-sqrt(1-a*a/4); s2=s+n*a*d*0.5; n=n+n;s3=2*s2-s; sc=[sc;k,n,s2,s3]; a=sqrt(2*d);s=s2; end Sc format long g 二.数值积分法 可以用数值积分法来计算定积分的近似值。 三.无穷级数法 例 用while循环语句就可以实现⑽式的计算,若要求误差小于10-4,计算π的程序如下: s=0; n=0; while abs(s-pi)=1e-4 s=4*(-1)^n/(2*n+1)+s; n=n+1; end s,n 为使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五位,循环次数n达25000次。 现在看来,计算π的级数⑽有明显的缺点:级数收敛太慢,计算量过大。其原因是|x|偏大。 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公式,由欧拉(L.Euler)在1737年提出。 这个公式由马庭(J.Machin)于1706年发现,故称为马庭公式。将欧拉公式和马庭公式与arctanx的泰勒级数⑼相结合,会加快该级数的收敛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据资料记载1873年英国人W.Shanks用马庭公式与级数⑼结合将π算到小数点以后707位,在很长时间内人们认为这是最高记录。二战以后,人们用计算机验算,发现直到小数点以后第527都是正确的。用笔将π算到这个程度真是非常不容易,想必他一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下面的计算π值公式具有更快的优点。一个是1962年算出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居装饰行业大数据精准营销策略分析报告.docx
- SH217_03ERP项目_MM物资组关键方案介绍_收货_v1.1-.pptx VIP
- 格物入门. 第1-7卷 丁韪良 著 同治7年 北京 同文馆1.pdf VIP
- 电磁场的对称性分析.pdf VIP
- 传感器基础教科书原理和特点讲解.pdf VIP
- TCBDA51-202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学课件全集(858张).ppt VIP
- TCBDA 55-2021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SH217_03ERP-2_详细业务蓝图及解决方案_3.1-神朔修改后.docx VIP
- 2025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原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