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海洋预报.PDF

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海洋预报.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海洋预报

第28 卷 第2 期 海 洋 预 报 Vol.28 ,No.2 2011 年04 月 MARINE FORECASTS Apr.2011 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1,2 2 高波 ,邵爱杰 (1.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 要:近海赤潮灾害的频繁暴发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根据2000~2009 年的统计 数据,从赤潮灾害发生时间、地域分布、赤潮生物优势种和规模变化4 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近海赤潮 灾害的发生特征,同时探究了赤潮生物、营养物质(氮、磷、铁、锰、维生素、特殊有机物等)和外部环 境(气象条件、水动力条件、海水理化因子等)引发赤潮灾害的机理,并着重从赤潮预报和生物防治 两个方面提出赤潮灾害防治对策,指出国际性有害有毒赤潮生物数据库的建立、海洋微生物的保 护与利用、赤潮生物优势种的快速鉴定等工作将成为防治赤潮灾害的重点。 关键词:赤潮;特征;机理;预报;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239 (2011 )02-0068-10 文对中国近海2000~2009 年的赤潮记录进行归类 1 引言 与分析,探究了赤潮生物、营养物质和外部环境 引发赤潮灾害的机理,并着重从赤潮预报和生物 赤潮,国际上现称有害藻类水华(Harmful Al- 防治两个方面提出赤潮灾害防治对策,以期为广 gal Blooms ,HABs ),是由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或 大研究者提供参考,为赤潮的监测、预警、预防 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爆发性增殖或 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 [1] 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随着 2 赤潮灾害发生特征 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赤潮发生频 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的赤潮生物种不 近年来,赤潮在中国近海发生的范围越来越 断出现,赤潮灾害给海洋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 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国 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因此,准确了解赤潮 已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2000~2009 年 的记录反映了赤潮灾害的发生特征:赤潮灾害不 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规模和赤潮生物优势种 仅出现在春季和夏季,秋冬两季也时有发生;不 变化,探究赤潮灾害发生机理,并提出赤潮灾害 仅出现在近海,并有向远海扩展的趋势;新的赤 防治的有效措施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众多学 [2~3] 潮生物优势种不断涌现。 者针对赤潮开展了诸多研究,然而公报 公布赤 潮灾害的类别、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同时国内鲜 2.1 时间变化 有文章对近海赤潮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 2000~2009 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792 统计,尤其是常见赤潮生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