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建筑赏析;郑州概况
郑州历史古建筑
郑州现代建筑奇葩; 一、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市,她北临黄河,西依嵩山。郑州在3600年前,成为中国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发源地。;
目前郑州全市各类文物古迹达10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包括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黄帝故里、商城遗址等历史名胜。
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因此,郑州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并存的魅力城市,有她自己独特的城市名片。;中国八大古都地域分布图;二、历史古建筑; 近年来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中华姓氏广场、轩辕故里祠前区、轩辕故里祠、拜祖广场、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
中华姓氏广场:在“2009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颁奖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广场文化论坛”上,以展现中华姓氏悠久历史的新郑中华姓氏广场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荣誉称号。; 轩辕故里祠前区:由南向北依次为汉代石阙、日晷、指南车、四柱石坊、轩辕桥与姬水河、“轩辕黄帝之碑”。汉代石阙为蜂腰型子母阙,母阙为重楼,上楼为重楼,高16米,阙两楼间距18米。
日晷置于轩辕故里祠前区左侧绿化带中,为中国传统的标准赤道平面式造型,可在拜祖大典时确定开始时刻。
; 指南车置于轩辕故里祠前区右侧绿化带中,与日晷对称。
四柱石坊,为汉代青石牌坊。
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
轩辕故里祠:轩辕故里祠据称始建于汉代,历史有毁有修。
; 拜祖广场:拜祖广场,中间由南向北为一条36米宽,深红色花岗岩石通道,至黄帝像。地面铺30米×30米“五色土”图案,其五色分布中为黄色以应黄帝,东为青色以应青帝,西为白色以应白帝,南为赤色以应赤帝,北为黑色以应黑帝。拜祖广场东西两侧仍为楹联长廊。; 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设中华圣火台、拜祖台、颂歌台、黄帝像、中华始祖坊、黄帝纪念馆等。;2.2、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 甬道: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称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 大雄宝殿: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 塔林: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这里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2.3: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书院建筑:嵩阳书院基本保持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古朴大方,雅致不俗,与中原地区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2.4:观星台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