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钻井液及流变性
③剪切稀释性影响因素: 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 卡森流体: ④一般钻井要求: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二、流变参数确定 5、静切力τ与触变性 (1)切力τ 定义:指静切力,表示钻井液在静止状态下网架结构的强弱。 切力随静止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见右图), 塑性流体静切力τs是静切力的极限值。 1、较快的强凝胶 2、较慢的强凝胶 3、较快的弱凝胶 4、较慢的弱凝胶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二、流变参数确定 触变性评价:以终切和初切的差值来表示 终切和初切的测量: A、高速搅拌10min(配浆时); B、初切测量:在600rpm下转10s,静止10s,测3rpm的切力 终切测量:在600rpm下转10s,静止10min ,测3rpm的切力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二、流变参数确定 携岩及悬浮 井壁稳定 钻井速度 抽吸压力与激动压力 滤失性 泥浆泵泵压与排量 流变性与钻井关系 第四节 钻井液流变性与钻井作业的关系 1.钻井液携带岩屑的基本原理 携岩基本过程:一是岩屑被冲离井底,二是岩屑从环形空间被携至地面。 携岩基本原理:一方面钻井液携带岩屑颗粒向上运动,另一方面岩屑颗粒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滑落。 在环形空间里,钻井液携带岩屑颗粒向上运动的速度取决于流体的上返速度与颗粒自身滑落速度二者之差。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vp=vf-vs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综合考虑钻井的成本和效益,上返速度不能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尽量降低岩屑的滑落速度对携岩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岩屑的滑落速度除与岩屑尺寸、岩屑密度、钻井液密度和流态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钻井液的有效粘度成反比。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钻井液流态 层流特点 塞流 层流 平板型层流 紊流 2.1 层流及其携岩特点 成层流动 流速低 速度剖面呈“尖峰”抛物线 2.流态对携岩效率的影响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层流携岩特点 对井壁冲刷作用小,有利于井壁稳定 存在“转动靠壁”现象,携岩效率低 F1 F2 F3 F4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紊流特点 2.2 紊流及其携岩特点 流体质点作无规则运动 流速大,速梯小 速度剖面扁平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紊流携岩特点 优点:岩屑不存在转动和滑落现象,几乎全部都能携带到地面上来,环形空间里的岩屑比较少。 缺点: 岩屑滑落大,要求上返速度高,泵排量大; 由于沿程压降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功率损失与流速的立方成正比。所以用紊流携岩还会使钻头的水马力降低,不利于喷射钻井。 紊流时的高流速对井壁冲蚀严重,容易引起易塌地层井壁垮榻。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2.3 平板型层流 流速低 速度剖面扁平 对井壁冲刷作用小 携岩效率高(低速,0.5~0.6m/s) 解决了低粘度钻井液携带岩屑的问题(不分散低固相泥浆) 平板型层流特点 携岩特点 等速核直径d0越大, 携岩效率越高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d0 动塑比 塑性流体: 适合值在0.36~0.48Pa/mPa·s 适合值在0.4~0.7 幂律流体: n d0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为了使钻井液的动塑比达到0.36~0.48mPa·s的要求,常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选用XC生物聚合物、HEC、PHP和FA368等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主处理剂,并保持其足够的浓度。它们在体系中形成的结构使动切力值增大; 通过有效地使用固控设备。除去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降低固体颗粒浓度,以达到降低塑性粘度、提高动塑比的目的。 在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适量地加入石灰、石膏、氯化钙和食盐等电解质,以增强体系中固体颗粒形成网架结构的能力。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一、钻井液流变性与携岩的关系 实例:松科1井 松科1井二开进尺到515m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浆,泥浆粘度从45s降低到21s,日进尺从12~15m上升到20~25m;调浆后15天(至5月16日),进尺达300m。 第三节 流变参数测量与计算 四、钻井液流变性与钻速的关系 练习题 试求:该浆的流变参数(塑性粘度、动切力、稠度系数、流 性指数、表观粘度、卡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