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供参习.doc

安徽省宿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宿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供参习

宿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五校联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3小题 1.你认为“危险的境地”是指( ) 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尖锐 B.贵族和工商业者的矛盾尖锐 C.雅典面临外敌的入侵 D.平民和工商业者的矛盾尖锐 2.为化解当时雅典面临的困扰,梭伦进行改革,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该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 3.梭伦改革时期有两位雅典公民因经济纠纷打官司,以下对解决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向贵族法庭提起上诉 ② 向民众法庭提起上诉 ③案件先由陪审员审查 ④法官判决后就立即生效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小题 4.秦孝公即位后,发布“求贤令”,宣布“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反映 了( )   A.儒家的“仁政”主张 B.道家的“无为”主张 C.墨家的“尚贤”主张   D.法家的“法治”主张 5.商鞅变法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B.防止地主家族强大威胁政权 C.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刺激小农经济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 6.(秦)用商鞅之法……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哪一项措施带来的弊端(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 B.废分封,行县制 C.重农抑商政策 D.移风易俗,推行分户 经济改革历来是各国改革的重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10小题 7.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特点是 ( ) A.外来移民不能担任官职 B.外来移民按财产分享政治权利 C.促进了本国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解决国家财政收入危机起到根本作用的是 ( )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9.以下对王安石实行“市易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 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之一 ② 反映北宋重农抑商政策 ③ 体现了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 ④ 保护了大商人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 ) 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B.财政危机 积贫积弱 C.辽夏威胁 边患严重 D.权臣当政政局动荡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依据所学回答11----14小题 11.(孝文帝)“太和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规定( ) A.鲜卑民族不再使用鲜卑语言  B.消除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矛盾 C.打击了鲜卑保守派旧贵族   D.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 12.南朝谢灵运写到“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 A.鲜卑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B.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C. 北魏实行均田制带来的弊端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3.以下对北魏均田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农民可以向政府领种土地 C.农民耕种的露田可以自由买卖   D. 禁止地主兼并土地 1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基础 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5.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中的“义”的含义( ) A. 指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   B. 指被教皇免罪 C. 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   D. 通过赎罪信仰教皇. 16.16世纪,欧洲各地宗教信仰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共同的新特点是( )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