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要做最优秀的”(广外校报采访李亮)
“我要做最优秀的”
——访2004年市优秀毕业研究生李亮
从2001年9月到2003年10月底,我坚持不回家、不代课、不恋爱的“三不政策”,平均每天牺牲两个小时,为研究生部各个年级的同学提供“高质量”“高热情”“绝对免费”的电脑软件故障的修理工作。总而言之:
平均每天修理两台电脑,牺牲两个小时;
总计20个月,600天,1200小时的修理时间;
如果每天8小时的修理时间,等于150天的正常8小时工作日(即我用一个学期来修电脑)
如果按代课费25|小时计算,等于30000元(即三万元人民币)的劳动报酬!!!
誓:一日一机
一机一日 足矣!
2003.11.3 李亮
(贴在李亮书桌上的横幅)
六个月前见到李亮,还在研究生楼五楼的电脑桌前,当时的他正担任研究生会主席。再见面,他已坐在学校网络中心的办公室里,如今他的职务是助理工程师,负责校园网终端用户维修。
“我要做最优秀的研究生,我还要做最优秀的博士生、博导”这是他的奋斗目标。谈到他的学习方法,他只有一句话:
“优秀,源于勤奋”
1975年,李亮出生在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一个普通工人的家里。从小学到初二,他一直都是很调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罚站,成绩也不怎么好。真正的转变期是初三时,他的成绩一下子跃到了全年级的24名。说起当年的学习动力,李亮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因为成绩不好,经常受人欺负;向别人问问题时也常遭白眼。那时我想等有一天我成绩好了,一定要帮助别人,所以研究生的时候我是常常帮同学修电脑......”
1991年,李亮考入江北望江技工学校,学习铣削加工专业。第一次考试他还是班上的第五名,以后的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名了。因为从小在山路上跑步的原因,在学校的春运会越野长跑中两次获得第一名,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称号。
1994年,中专毕业的他进入重庆国营望江机械制造总厂,工作四从事军工厂铣削加工,从此也开始他7年漫长的自学生涯。前三年,他一直是一边上班一边学习,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此外他还自学日语,进入川外时,他的日语作为二外是第一名。
2000年5月25日,李亮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这是他第一次在网吧里接触到电脑,随后到了痴迷的程度:“那时网吧还很少,网速也很慢,一个小时4块钱,但我还是经常泡在网吧里。98年我下岗后,每个月才领170块钱的失业救济金,所以我常常是把书上说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到了网吧就开始一步步操作。”只有一年半时间,他基本上自学完了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段的全部课程。
1999年11月,李亮报考川外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第一次以291分败北。2001年五月他卷土重来,以351的总分考入夏洪进老师门下,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
累,并快乐着
李亮进校的成绩是翻译方向的第十名,这一点他至今仍耿耿于怀:“当时我与第七名的平均分只差一分,而自费生一年的花费大概是15000,对于我父母每个月300-400的退休金来说,大概是他们五年的积蓄。”或许是这种愧疚督促着李亮的勤奋,研二的时候,他已把研究生三年该学的课本全部看完了。
初进校门的李亮就担任了01级(3)班的班长,因为以前自学背辞典打下的英语词汇基础,他的优势渐渐显露出来:“做翻译时,一般同学都要带辞典,而我几乎不用;象考试时其他同学用3个小时做完的题,我一个半小时就行了,并且有一次我还迟到了半个小时。”
“娱乐的时间、休息的时间、代课的时间、回家的时间、恋爱的时间”,用李亮的话说他是用五种时间来帮人修电脑。特别是研二、研三时,他一直担任研究生会主席,偶尔下午3点开始帮同学修电脑,到了晚上十点没吃晚饭还在修。他笑言“只要电脑有了问题或者买电脑,同学想的第一个人就是他。在研究生不知道李亮的等于美国人不知道阿甘一样。”这种忙碌让李亮濒临崩溃,于是他写了一张“一日一机”的横幅贴在书桌上,还附带着修理电脑软件故障之日志,提醒自己也提醒前来求助的同学,让修电脑的频率慢慢降低。
虽然学习的时间被电脑占去太多,但他依然注重自己的专业学习。翻开他的简历,成绩赫然。
(1)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专业网站“天极网()”、“硅谷动力()”上发表100余篇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翻译作品,内容涉及硬件、软件、网络、数码等领域。
(2)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发表一篇短篇翻译小说、数篇英译诗歌、数篇英语散文。
(3)在传统杂志《网络通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月刊)2001年5期上发表2400字翻译作品《正在袭来的冲击波——MPEG-4》。
(4)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海科技翻译》(季刊)2003年第4期发表9200字学术论文《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该文是首次学术投稿)
此外,他还多次获得学校的优秀奖学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