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数字走向何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祥数字走向何方

“不祥数字”的命运走向何处????林子??《中国商报》??2003.04.22经济学概念“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某种经济境况下,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交换,至少能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而不会降低所有其他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基于帕累托改进,日本彻底删除人们迷信不祥的数字。经济学界和科学界对此事截然不同的态度至今还在争论中。 “四”招来灭顶之灾 3月28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常用汉字表修订本中,汉字“四”被删除了。这个删除意味着“四”字真正的死期,因为数字“4”并非使用的时候要用假名代替,而是意味着,在日本,这个比三大一的数字从汉字、假名、罗马及阿拉伯数字写法中统统消失了。也就是说,日本文部科学省将在全国范围推行九进制。 “常用汉字表”是由日本政府于1981年发布的,它拥有1945个汉字,前身是拥有1850个汉字的“当用汉字表”(1946年制定)。按照规定,教科书与官方文件中只使用“常用汉字表”的汉字,其余皆以假名书写。这个政策在外国人以及大部分日本国民的眼中看来都十分疯狂,但专家表示,政府的基本教育指针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次对于常用汉字表的修订是考虑到国民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美国科学家在两年前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认为数字“4”不吉利的部分华人和日本人,在每个月4日的死亡率比平常明显要高,其中死于心脏病的几率特别高。对“4”没有禁忌的美国白人则没有这种现象。因为在汉语普通话、广东话和日语里,数字“4”的发音与“死”相近,因此一部分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一种忌讳数字“4”的迷信心理,认为逢4的日子不吉利。在加利福尼亚,华人和日本人的这种迷信心理表现得尤为严重,该州的华裔及日裔慢性心脏病住院病人里,“第4日”死亡率更比平常高出45%。而在年龄、性别、住院状况、居住地、死因等情况大致相同的白人中,每个月4日的死亡人数并不比平时多。京东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小林直人参与了文部科学省针对“常用汉字表”的修改。他认为这个决定符合经济学原理“帕累托改进”:在某种经济境况下,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交换,至少能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而不会降低所有其他人的福利或满足程度,即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相反,如果一种改进剥夺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不管是否能带来更大的整体利益或者是否有助于实现怎样崇高的目标,都不是帕累托改进。小林还表示,参与决策的一些专家还发现,废除“四”的社会意义远大于节省一笔不小的医疗开支。因为相对于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的成本,废除“四”的成本较低。日文的“四”听上去和“死”一样,文部科学省的专家认为,如果取消数字“四”,那么就可以挽救很多国民的生命,他们不会在每月4日、14日和24日因为心脏病或者其他原因死亡,政府也可以节省一大笔医疗保障开支。但该项新政策的新闻发言人的名字“田中四郎”成了一些记者猛烈讽刺的对象。发言人表示,新出生的国民将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警视厅的户籍资料计算机的软件准备进行修改,到那时候没有谁的名字还能含有“四”。 “9”“11”在美国的命运美国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并不能阻止讲迷信的美国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9·11”后,更多的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讲迷信了。“911”这个数字目前成了最不吉利的“黑色数字”。不少城市中“911”路公交车非得改动号码,不然就无人登车。宾馆里“911”号房间自然也无人问津。甚至电影院里9排11座往往无人就座,即便送免费票也没人要。车牌号码或电话号码中倘若含有“911”,改号便势在必行!据说有一些美国人联想更为丰富,干脆将“9”和“11”都看成是邪恶的代名词,由此自然还可“引导”或“发展”出更为五花八门的“数字迷信”来。纽约一组心理治疗专家对3000余名纽约人所作的一个调查报告中显示,因为恐怖袭击留下的阴影而遭受着心理困扰(其中包括恐惧、烦躁、抑郁、沮丧等)的纽约人,表现的症状除失眠、酗酒、逃学以外,另一“显著特点”便是大讲迷信。进一步的调查还证实,凡是在“9·11”这一天,那些亲眼看到世贸中心大楼被摧毁,因而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明显要高于其他城市的美国人,时下相信迷信者的比例就比其他城市的美国人高出2至3倍之多。至于在接受调查的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居民中,时下相信迷信者的比例则比其他城市的美国人高出1至2倍。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家斯图尔特·维斯曾长期从心理学角度对迷信做深入研究。在他的新作《相信魔法:迷信心理学》一书中,他指出,相信迷信的美国人的“实际比例”可能还要高一些。他分析了许多导致迷信的心理因素,其中包括无助感、恐惧、抑郁、沮丧和过分渴望成功等等。某些人或某些职业较易迷信,如赌徒、演员、运动员、商人、企业家、探险家等等。一般来说,这些人或这些职业有保持成功的巨大压力,“是否成功”常常会受不可捉摸的因素所左右,由此渐渐倾向于迷信。在历史的特定时刻,人们更易迷信。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