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竞玛TM密与闭式留置针
留置针操作的主要环节 准备——选择血管 传统头皮针 选择手背静脉 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打 从小血管向大血管打 BD兢玛 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首选前臂静脉 准备——松动针芯和拔除针头护套 目的:导管前端经射频磨尖处理,针芯与导管前端结合紧密,松动有利送管和撤针芯 要点:1、左右转动针芯2、拔除护套时,手持软管座T型处 操作细节——进针角度和方法 角度不当 角度过大 易刺穿血管后壁 观察回血困难 角度过小 易划伤血管外膜 易造成导管皱缩(尤其是24GA) 进针有滞钝感 病人主诉疼痛 解决方案 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的1/2-1/3处穿刺 以15-30度角 操作细节——直刺静脉 皮下潜行或挑针 病人主诉疼痛 留置期间主诉有异物感 皱管或弯针 解决方案 直刺静脉 操作细节——进针速度 进针速度过快 易刺破血管 易造成渗漏 解决方案 进针速度慢,避免刺穿血管后壁 操作细节——撤针芯 常见错误 撤针芯时向下按压住针座 易使针头上翘,损伤导管和静脉 撤针芯时将手指压住穿刺部位 撤针芯困难 解决方案 左手固定针座,右手撤出针芯 已经撤出的针芯,不得再次插入 留置针与头皮针应用时的区别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2009年10月出版 主编:静脉治疗委员会王建荣主任委员,副主编:蔡虻,呼滨 2.输液穿刺工具的种类及应用外周静脉导管 证据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万珑制成的导管使用时间较长且引发静脉炎和渗出概率相对小。 研究显示,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h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 推荐 导管材质首选聚氨酯和聚亚氨脂材质的导管(A) 导管材质应为不透X射线(A) 成人外周短导管保留时间72-96小时(A) 建议穿刺工具最好为密闭设计,以防止血液暴露(B) BD 万珑?的故事 留置针留置质量的关键-导管材质 美国CDC指南 —静脉炎发生机理 在美国出售的大部分导管不再使用乙烯和聚氯乙烯。这些材料具有不规则的表面,有利于某些类型的病原体黏附。 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导管特别容易造成细菌的定植和继发感染。 某些材料的导管更易于血栓形成,这个特性也可促进导管上细菌的定值和导管相关性感染 。 留置针留置质量的关键——导管材质 最大程度减少外渗-导管软化功能 BD 万珑? -保证最佳留置的导管材质 您在临床使用中有以下困惑么? 弯针? 皱管? 送管困难? 进针迟钝? 二次穿刺困难? 漏液? 奔驰也不灵——洋货不如国货? 让我们思考一下 为什么同样的产品 今天好用明天不好用——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 您用没问题她用有问题——手气不同? 同一批号这科室没问题那科室有问题——风水有差别? 使用有问题返检没问题——变身术? 让我们来问问自己 您期望的穿刺成功率是多少? 头皮针的穿刺成功率是多少? 其余厂家的穿刺成功率是多少? 让我们再来问问自己 我们在穿刺的每个细节都遵循了留置针操作手法的基本原则了么? 我们是否有以下穿刺习惯: 上下松动针芯 低角度进针? 皮下潜行找血管? 挑针? 一见回血即送管? 二次穿刺?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的存储环境 工厂环境? 运输环境? 经销商仓库? 医院库房? 科室环境? 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运输环节改善——BD正在努力 经销商仓库除湿——已经改进 医院仓库改进——需要双方的努力 科室环境改进——需要双方努力 后端除湿(干燥剂置于密闭保鲜箱后保鲜除湿24小时)——BD正在努力 产品的规范操作——需要您的支持 答案找到了么? 刺破静脉 进针迟钝 撤针芯困难 观察回血困难 送导管困难 病人主诉有异物感 留置天数达不到预期效果 渗出 弯针 皱管 角度过大 角度过小 进针过快 穿刺前未松动针芯 导管皱折(储运不当、皮下潜行) 冲封管不当造成堵管 已见回血但导管还未穿透血管内膜即开始送管 皮下潜行 留置针型号选择不当 损伤血管 选择血管未提供充分血流稀释 P 17-19 S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