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相远与中华世纪坛
创?意?卓?识??建?坛?流?芳
一一朱相远与中华世纪坛北京申奥成功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华世纪坛发表讲话,祝贺申奥成功。世纪坛成了欢乐的海洋。世纪坛、申奥成功,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世纪坛最初的创意者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教授朱相远老师。
去年十一月份,我在民建中央邓小平统战理研修班学习期间,聆听了中央领导的讲话和专家、学者 的授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以及副主席朱元成、路明、朱相远、陈明德等领导,特地安排我们去中华世纪坛参观。入坛后我们首先从南端入 口处看起,大家首先在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中华世纪坛”五个贴金大字汉白玉碑石前合影留念,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汉白玉石。随后我们进入碑石后的 圣火广场,顿入眼帘的是圣火及中华世纪坛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短短的283字,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和几度兴衰荣辱的沧桑巨变,道出了炎黄子 孙期待民族伟大复兴的心愿。道出了纪坛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创意和内涵。?有人在拍照留念,有人在逐字诵读,甚至有人站着用笔抄写。由于我们早已从成思危主席 等领导人的话中得知,“序”是出于朱相远教授之手,而且知道了朱相远老师创意世纪坛的一些真实内情,今天终于看到朱老师之作,且末署名,感到非常的幸慰和 自豪,并对他淡泊名利而深感敬佩。
朱相远教授是中华世纪坛最初的创意者、建议者和倡导者。1994年他提出了一个“中华世纪 墙”的创意,1998年改为“中华世纪坛”。话得从1993年说起,9月23日中国申办奥运会那天晚上,一家报社打电话让朱相远教授收看特卡罗申办奥运的 投票结果,不管输赢都请他谈些想法,面对2000年北京申奥失败的结果,朱相远教授对电话采访者应用了《西游记》中的一句话:“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 下金钩”,表示了他对申奥的信心。当晚久久未眠的朱相远教援认为,从93年到2000年是最敏感的时期,世界各国都在考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千年,我国用 什么办法、什么形式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于是他想到了利用千年交汇之际,再现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和历史,纪念先人,教育后人,坚持优良传统,以 此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形成了中华世纪坛的最初创意。
1994年,朱相远教授又将自己的创意细化,他提出用51块巨型浮雕,砌成一座五百米长浓缩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长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的风貌,紧接着他利用五一节休息的时间一口气写出了近万字的方案,时任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家科 委主任宋建同志批示“极好的建议”,94年10月在《北京日报》几乎全文发表了方案,但由于距2000年较远,未引起轰动。时任北京市市长贾庆林看了这个 方案后,批示快搞,并责成成立领导小组,97年秋,贾庆林市长召开会议,请朱相远教授进一步完善“中华世纪墙”的创意,接着北京市领导亲自参加先址考察, 最终选定了中央电视台与军事博物馆之间的黄金地带,与北京西客站遥遥相对、客流量大,并与东部现代化规模的商贸区相对,西部文化区又有了世纪之“墙”依 托。
1998年,中央精神文明建没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号召“以崭新风貌迎接建国五十周年,迎接 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说明参与全球性的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活动,提上中央议事日。在落实上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自然是首当其冲,4月6日, 北京下达了《关于成立北京市中华世纪墙(暂名)领导小组通知》。同年7月,朱相远教授重新改写创意,他将墙改为“廊”,最后又改为“坛”。“坛”具有中华 文化特征,与北京古今建筑文化交汇,具有时代感、民族感、历史感,于是经领导组同意,“中华世纪坛”的 (CHINA??CENTURY·MONUMENI)名字定了下来。并成立了中华世纪坛组委会,向全国征集整体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余立博士的方案,根据江 泽民总书记在美国哈佛大学讲话的主导精神,世纪坛组委会广泛征询吸纳各领域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意见,完成了《中华世纪坛总体艺术方案》,采用了 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