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文化运动》教案0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文化运动》教案02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刷新了国民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重铸国魂”这一主题,通过“为什么重铸国魂”、“怎样重铸国魂”、“怎样看待重铸国魂这场运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 2、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不管是林则徐的“师夷长技”还是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抑或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例外都留下了种种缺憾……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启发民众的思想。)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按照课标的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进而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设计意图 1、以图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从图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这段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启发民众的重要性,初步感知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三、知识结构: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方面: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专制愚昧的中国政治气氛。 (2)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思想文化: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旗 帜 民主 科学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积极影响:1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