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二》教学设计1
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习与探究活动之二
活动主题
主题词: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变化,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切身地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使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
丰富历史知识,激发想像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全班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第二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今天”(1949—2003年);第三小组调查的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第四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北京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2、向学生布置调查的各项要求:
(1)布置同学查阅书籍(可上网、到学校图书室或书店查找)。搜集有关图片。老照片、实物和音像制品;
(2)确定第一、二组同学调查的内容,制出调查表格,填写有关数据;
(3)第三组同学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向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请部分家长做好准备,谈亲身体会;
(4)第四组同学在查询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北京概况”的小文章,并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5、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各组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
(情景布置)在教室中悬挂中国行政区图、北京行政区图,张贴有关贵阳风景名胜、市政建设的新老照片,家人不同时期穿着照片、60—70年代的粮票和市票及各种购物票证等,形成一种氛围。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本册书的前言就己经告诉了大家,历史就在你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大家的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史,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发展的历史。历史就是己经过去的一切,它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但人们却能从中察往知来,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就是你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你们去汲取。
我们生长在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长大了建设北京,“北京的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我们这节活动课的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让我们共同穿越时光的隧道,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吧。
首先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的由来。
学生:(略)
老师:这位同学的介绍既精炼又正确,谢谢他。下面再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利用墙上的地图,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概况”。
(学生介绍略,然后老师总结)
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1949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
(内容涉及全市人口、城市建筑面积、工业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在校人数)交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从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和墙上贴出的这些老照片当中,我们可以想像出什么?请举手回答。
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刚解放时,北京经济落后,城市破旧,人民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萧条,商品匮乏,交通闭塞,基本处于封闭状况。
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第二组的同学代表 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并把表中的内容与1949年表中内容加以比较。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把1949年与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加以对照,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昔日贫穷破败的北京,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我们为北京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北京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触摸到了,下面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变化的情况。
生A:主要介绍近二十年衣着方面的变化。
老师总结:在穿着上,我们曾经历了长时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境,那时是一衣多季,每年每人一丈五尺七寸的布票,领了一年又一年,衣料主要是棉布,毛织品是贵重品,化纤品是稀罕物。人们的衣着式样老套,颜色单一,男女老幼不分,衣着基本上是为了遮体避寒。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衣着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男士们穿上了西装,女士们穿上了各式套装、裙装。不同季节穿的服饰让人眼花绦乱。衣着消费从遮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