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节节节
4.内因子 由泌酸腺壁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约60000)。 与维生素 B12 结合后,促进其在肠道的吸收。 内因子缺乏可导致贫血。 胰液的成份和作用 胰液 pH7.8--8.4,1-2L/天。 成份: 无机物以碳酸氢盐含量为高 由导管上皮分泌。 有机物以消化酶蛋白为主, 由腺泡上皮分泌。 1. 胰淀粉酶: 分解淀粉为糊精、麦芽糖 2. 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脂为 脂肪酸、甘油、甘油一脂。 3.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 酸、组织液、肠致活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别作用是将蛋白分解为眎、胨,共同作用将蛋白分解为肽、氨基酸。 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为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由肝脏细胞不断生成,经肝管到胆总管再至十二指肠, 部分储存与胆囊内,消化进行时排入十二指肠。 前者称为肝胆汁,后者称胆囊胆汁。 (一)胆汁成份和性质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主要为胆色素、胆固 醇和胆盐。 胆固醇在适当的胆盐和卵磷脂比例下呈溶解状,当胆固醇太多,胆盐和卵磷脂太少时,胆固醇沉淀形成胆结石。 (二)胆汁的作用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胆盐为主要成分)。 1. 胆汁中胆盐、胆固醇、卵磷脂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表面张力,可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以利脂肪消化。 2. 胆盐可聚合成微胶粒,与脂肪分解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运载到达肠粘膜表面,以利脂肪吸收。 3. 在促进脂肪吸收同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 吸收。 吸收 一. 吸收过程概述 消化道各段吸收能力、速度以及成份不同,取决与各段 的结构以及食物在内的停留时间。 口腔、食管:不吸收 胃: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主要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三大营养物质;回肠吸 收胆盐、维生素等。 大肠:吸收 80%的水,90%的 Na+,Cl- 等。 吸收的有利条件: 1. 小肠长 4米,粘膜上有环形皱褶、绒毛和微绒毛,使 小肠的吸收面积增至 200 m2; 2.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已被消化到可吸收的小 分子 * 第三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基本原理 形式:气体扩散 动力:气体分压(张力)差 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 向分压低处 气体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 分压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 PO2 5.32 13.3 4.0 (40) (100) (30) PCO2 6.12 5.32 6.7 (46) (40) (50) 二、肺换气 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换气动力:分压差 换气方向: 分压高→分压低 换气结果: 肺V血 ↓ A血 三、组织换气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换气结果: 组织A血 ↓ V血 肺泡 血液 组织 O2 ? 溶解的O2?结合的O2?溶解的O2 ? ? O2 CO2 ? 溶解的CO2 ?结合的CO2 ?溶解的CO2 ? CO2 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运输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①量小; ②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 量大,主要运输形式 动态平衡 一、氧 的 运 输 形式:物理溶解 1.5% 化学结合 98.5% ----氧合血红蛋白(HbO2) 血红蛋白(Hb)结构: 一个珠蛋白 + 四个血红素组成。 4个吡咯环,中心为一个Fe2+ . Fe2+ 1分子Hb + 4分子O2 Hb与氧结合的特征: 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影响。 2.是氧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 Fe2+与 O2 结合后仍为二价铁。 Hb+O2 PO2高的肺部 HbO2 PO2低的组织 暗红色 鲜红色 3. 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去氧Hb? 5g/100ml,出现紫绀(皮肤、粘膜呈蓝紫色,缺O2的标志) Hb+O2结合的最大量——氧容量 100ml血 Hb+O2结合的实际量——氧含量 氧含量?氧容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