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设计】《维新变法运动》(北师大版).docx

【教学设计】《维新变法运动》(北师大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维新变法运动》(北师大版)

《中日甲午战争》本课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败,使得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又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运动。它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本课分为三个子目,他们按照事件的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分别进行介绍。第一子目——“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第二子目——“维新思潮的传播”,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第三子目——“百日维新”,运动的高潮,由于顽固派的反对,变法最后失败。【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车上书,严复与《天演论》,戊戌变法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等基本史实,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并提取有关严复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和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来理解和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那些代表人物的所作所为,从中感受改革的艰难与改革者的勇气,学习这些代表人物的伟大精神,理解近代中国进步的艰难步伐与革 新气象。【教学重点】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学习和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对于中国进步的作用与意义。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一、导入新课出示《时局图》,面对大大加深的民族危机,当时的中国应该怎么做?出路如何?希望在那些人身上?二、新课讲授(一)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闻讯,立即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18省举人群集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康有为主动请缨,代各省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书,这就是“公车上书”。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时间:1895年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介绍略)联系对比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洋务派的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练兵方法维新派的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二)维新思潮的传播1.维新思想的传播与宣传: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班学堂,积极宣传 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2.代表人物:严复。3.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宣传载体:《天演论》。在这部分内容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他的主要主张及地位和影响。顽固派:祖宗之法不可变。变法就是祸乱国家。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维新派:“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为什么顽固派如何抗拒变法?通过论战,使得维新运动出现了什么局面?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影响: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三)“百日维新”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1.29变法的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结果:最终失败,戊戌变法持续103天,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1.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性质),具有进步和爱国的意义。2. 虽然它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四)本课小结甲午危机,豆剖瓜分;求变情绪,上下弥漫。维新思想,形式多样;变法施政,立宪设局。定国是诏,变法高潮;出走溅血,昙花一现。众说纷纭,历史反思;进进退退,誉之毁之。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