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教案2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和探索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通过比较苏联与独联体的不同之处,提高从历史文件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苏联解体过程的分析,学会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引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学会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结合当今的世界形势,认识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各个国家发展造成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
难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世界现代史部分的重要一课,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乃至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发展。学好本课对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发展情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近三年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新闻媒介和前面几课关于苏联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课的学习,学生对苏联这一国家以及雅尔塔体系已有所了解。
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些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参考书籍
王荣堂、姜德昌:《世界近代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卷》(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版。
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十年后再看苏联解体始末》,《珠海特区报》,2001年8月20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咱们的牛百岁》片段。
师:电影中反映的情况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略)
师:影片真实地反映了20多年前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改变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的吗?
生回答:(略)
师: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我们国家正在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作为中国人,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在我国实行改革的时候,我们的近邻苏联也进行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他的改革给苏联乃至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新课探究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师:首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经济政治情况。
学生资料:20世纪30年代所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随着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而日渐暴露出其弊端。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一些有识之士便有改革之举。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调整标志着改革的开始。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改革。他的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在政治方面,他采取“稳定政局”的方针,并趋于基本恢复赫鲁晓夫改组以前那种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并部分恢复了斯大林的名誉,外交上奉行霸权主义,推行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如侵犯我国珍宝岛等。
在经济上,新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初期,农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落后问题没能根本解决。苏联的农业底子薄,自然条件较差;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吃大锅饭”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军事上,他主张以核武器为基本力量,各军种联合发展,一方面常规力量再次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消除苏联在核力量方面所处的劣势。这就促使重工业片面发展,压抑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新兴工业的崛起,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得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师总结:感谢第一组同学的精彩介绍。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在经济、政治领域问题成堆,可以说他是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时刻上台执政的,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小组的同学为大家讲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情况吧!
学生资料: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新一代的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指出苏共当前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并要求在15年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在政治上也提出了“进一步民主化”并“扩大公开性”。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要广泛进行国际合作,“来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国际安全体系”,并“解决全人类和全球的问题”。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1986—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