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方法(一)专用课件
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方法 张卫中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方法 序言 1、本课开设的背景和目的。 ①目前国内教育界整体上有一个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要求。 ②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重点高校没有很多的差别。 ③作品分析是师范生的基本功之一。 ④关于就业问题。 二、本课程的特点 1、分析作品并介绍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2、基本上选择中学课本上的作品。 3、尽量使用新理论、新方法。 三、本课的内容 1、介绍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作品分析 按照文学几个基本体裁展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列举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社会学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 形式主义-新批评 结构主义-符号学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接受-读者反应批评、 后殖民主义批评。 一、叙事学的概念与方法 ①视角 任何小说都有一个角度,从谁的眼睛看,从谁的嘴里说,这个选择对小说的影响巨大。 华莱士·马丁: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视点被改变,一个故事就会面目全非甚至无影无踪。……叙事观点,不是作为一种传递情节给读者的附属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观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 托多罗夫:“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视角便产生两个不同的事实。事物的各个方面都由使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视角所决定。” (1)全知叙事 一般是第三人称,作者像上帝一样,高居在作品中,对他来说,整个小说无秘密可言。人物的心理、最隐秘的想法,他全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基本是全知叙事。 热奈特称之为“零度焦点叙事”。没有焦点,或者焦点随便转移。 托多罗夫把这种情况称为:叙述者>人物。 (2)限制叙事。 叙事人从某个角度观察生活。 第三人称也可以使用限制叙事。 热奈特称为内焦点透视 托多罗夫叙事者=人物 限制叙事的优点: 使叙事显示出层次来。全知叙事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缺少曲折、缺少神秘,写出的作品一览无余。 限制叙事可以把一个故事一层层的展开。 苏童《樱桃》 (3)纯客观叙事。 纯客观叙事,是一种平面化叙事。叙事人只写眼睛看到的,基本不写人的心理活动,对描写的生活也不作评价。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像摄像机一样,再无声地拍摄。 例如罗伯·格里耶的《嫉妒》。 托多罗夫认为这是叙述者<人物 热奈特称之为“外焦点叙事” ②讲述与展示 讲述是把所有的事情概括为故事,有叙事人转述出来。 讲故事的过程应当是:故事-叙事人-读者,叙事人是一个中介,所有的东西都要通过叙事人的语言讲出来。 展示更多地是模仿戏剧。就是一个故事,不是由叙事人讲,而是叙事人退出故事,让人物直接为读者表演。就像在戏剧中一样。 读这种小说,读者更像看戏。小说提供的是场景,是人物的声音。好像是在直接看生活。 讲述与展示的区别是这样: 讲述是“让我告诉你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展示则是“请看看,这里正在发生了什么事情”。 讲述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呈示则是19世纪以后,创造的方法。 最早自觉使用呈示这种方法的是福楼拜,他的《包法利夫人》就自觉地使用了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受到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高度评价。 展示是现代小说的标志。 李建军: “20世纪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倾向就是把展示与讲述对立起来,追求客观展示效果,并要求作者退出小说,以非人格化的方式展开叙述。19世纪的福楼拜是这种倾向的最先倡导者和最典型的代表。福楼拜认为作者在小说中的任何介入,都必然会破坏小说的艺术性。” 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 讲述和展示其实很难区分 展示未必优于讲述 ③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是美国批评家韦恩·布斯提出来的一个概念。隐含作者就是读者在文学文本中感觉到的作者。 作者和隐含作者的不同 作者是现实世界中的人,隐含作者是虚构世界中的人。它是读者在阅读中想象出来的一个作者。 一部文学作品中往往交织着不同的声音。有几个概念需要区分: 作者、隐含作者、叙事人、人物。 在很多作品中隐含作者与叙事人之间对待事物的态度都有微妙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就构成了某种反讽。特别是人物充当叙事人的时候。 在很多作品中,读者能听到两个声音,一个是叙事人的,一个是隐含作者的。 例《孔乙己》、《烦恼人生》 ④可靠叙事人与不可靠叙事人 布斯说过:“我把按照作品规范(即隐含作者的规范)说话和行动的叙述者称为可靠叙述者,反之称为不可靠叙述者。” 按照布斯的理论,可靠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区分的基础是作品中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距离类型和相距程度。” 普林斯在《叙事学辞典》中说: “叙述者的规范和行为不符合隐含作者的规范,叙述者的价值标准(趣味、判断、道德意识)与隐含作者相背离,叙述者讲述的各种特征削弱了可靠性。” 如果作者有意选一个不可靠的叙事人,就会使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