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及的胰岛素治疗
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因素(一) 胰岛素由快到慢吸收速度为:腹部(上腹部>下腹部)-前臂-大腿-臀部 如误注射入肌肉层:吸收速度比皮下快8倍 克服方法为注射时应捏起皮肤,注射角度为45~90度,使用胰岛素笔可垂直注射。 预混胰岛素笔芯上下摇动至少20次。 注射完毕后将针头停留在皮肤中5~10秒,用棉签轻压皮肤将针头拔出。(不要按揉) 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因素(二) 皮下注射胰岛素个体间吸收差异较大 体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立位时吸收慢于卧位。 运动可加速胰岛素吸收 较高的环境温度及局部加热(如洗热水浴),按摩局部都可以加速胰岛素的吸收 胰岛素浓度及剂型也会影响胰岛素吸收 影响胰岛素吸收的因素(三) 注射的皮肤局部状态也影响吸收,局部硬结、炎症、水肿可减少吸收 机体的代谢与健康状况 胰岛素给药途径不同,吸收也不同 动物胰岛素吸收慢于人胰岛素,按吸收慢至快分:牛胰岛素>猪胰岛素>人胰岛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胰岛素的副作用 低血糖反应: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过大,未按时进 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的病人 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抗药性 体重增加:尤以老年2型糖尿病人多见 * Slide 8: NovoRapid – molecular structure NovoRapid is a polypeptide hormone that is similar to human insulin in structure. It comprises an A and a B chain and differs from human insulin at position 28 on the B chain, where an aspartic acid residue has replaced a proline residue1. Reference 1. Brange J, Owens DR, Kang S, et al. Monomeric insulins and thei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Diabetes Care. 1990; 13: 923–954. * 19 赖脯胰岛素-优泌乐是将人胰岛素B28位点的脯氨酸和B29位点的赖氨酸位置互换而形成的,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时间短等特点的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胰岛素类似物。 * 此表比较了优泌乐和常规人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可见优泌乐15分钟起效,1小时达峰,作用持续时间3.5-4小时。它快速的作用特点使患者的注射时间更灵活,生活更自在 * glargine?是B31-B32-精氨酸人胰岛素,在A21位置门冬酰胺为甘氨酸替代。这使等电点由天然胰岛素的5.4变为7.0。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人体胰岛素从胰岛β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A链21个氨基酸残基,B链30个氨基酸残基,A.B肽链间两处二硫键相连,A链内部一处二硫键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一、1型糖尿病 一旦确诊,即可开始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蜜月期”,只需小剂量胰岛素,甚至可停用胰岛素数日,这时仍应继续胰岛素治疗,剂量应调整,避免低血糖反应,但不可停用胰岛素治疗。 二、2型糖尿病处于下列情况时应接受胰岛素治疗: 1.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时。 2.出现严重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时,如脑梗塞、急性心肌梗死、下肢坏疽、肾功能不全、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等。 3.患有肝脏、肾脏疾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4.口服降糖药原发或继发失效,可加用胰岛素或换成胰岛素治疗。 确定病人口服降糖药失效,须先排除:饮食未控制,服药依从性差,降糖药剂量过小,已伴发其他疾病尚未明确诊断,已同时服用其他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雌激素等,才能认为是口服降糖药失效。 5.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所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症 6.发生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应激期间 7.妊娠期与哺乳期 8.非肥胖2型糖尿病确诊时,空腹血糖反复高于11.1mmol/L(160mg/dl)者,为保留其尚存的β细胞功能,可给与胰岛素治疗6-8周,良好的控制血糖,减少高糖毒性损害,有助于提高以后的口服降糖药疗效 9.显著消瘦的病人 三、妊娠糖尿病 在营养治疗的同时监测血糖, 若空腹血糖5.8mmol/L(105mg/d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7.2mmol/L(130mg/dl)应接受胰岛素治疗 不推荐使用胰岛素类似物 胎儿及胎盘娩出即可停用胰岛素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中,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是β细胞严重破坏或对抗胰岛素的激素显著增多的疾病,则需外源胰岛素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