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教案 岳麓版选修1.docVIP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教案 岳麓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8课 张居正改革教案 岳麓版选修1

第7课??张居正改革 【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张居正改革”没有做具体要求。张居正改革,是在明统治机构近乎解体,财政濒于破产的局面下,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挽救王朝统治危机的运动。 【学法建议】 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成败与改革者往往有着较大的联系。一般来说,最高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能运用手中无上的权利来突破这种改革的阻力。大臣领导的变法如果得到最高统治者强有力的支持,变法也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最高统治者在改革和保守势力间来回摇摆,变法就难以成功;改革者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因为改革就要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而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上的特权阶层。因此,改革必然遭到这一部分人的阻挠和破坏,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 1、自主学习: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2、合作探究:张居正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名词释义】 1.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17岁时就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全省沿海防御倭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559年,戚继光从浙江义乌一带招募了3 000余人,主要以农民和矿工为主,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这就是著名的“戚家军”。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捷,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后率戚家军南下福建,与福建总兵俞大猷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危害已久的倭患逐渐被荡平。 1568年,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领兵镇守北部边关。他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辎重营,并使各营成为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的合成军。同时,在旧长城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在重要地段修筑重城重墙。并在长城沿线创建了空心敌台,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他在北方御边的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安然”。 张居正改革失败后,遭到朝中权贵排斥,戚继光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还乡。1588年,逝世于故里。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 兵书。 2.《帝鉴图说》 《帝鉴图说》是明代“救时宰相”张居正为当时年仅10岁的皇帝——明神宗所编的,内容是历史上117个帝王正反两方面为政的故事,其目的是让明神宗借鉴或警惕。每个故事都有插图作为说明。图在前,文在后,每则故事先录上一段简短的史传记载,再译为当时通行的白话文,于文末提醒为政之方,浅显易懂。现在,故宫所藏的《帝鉴图说》共两册,是清代内府的图绘写本,色彩鲜丽,制作精美。依制作人员的年代判断,应完成于咸丰朝(1861)之后。清末的同治、光绪及宣统皇帝,即位时皆不满10岁,这套《帝鉴图说》或许正是因此等情势而制作的。 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皇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地位类似前代的宰相。其中一人为首领,称“首辅”。首辅更是位极人臣,一切朝政归其调度,俨然成为实际的宰相。嘉靖时把持朝纲20年的严嵩和万历时主持改革的张居正,都是明后期影响很大的内阁首辅。 【考点梳理】 一、背景 1.内外交困(必要性) (1)内部 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官吏侵盗;财政亏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______________南下劫掠。 (2)外部 倭寇猖獗;葡萄牙侵占澳门。 2.张居正任内阁________(可能性)。 3.明神宗支持(政权因素)。 二、内容 1.整顿吏治 (1)措施 ①倡导“尊主权”,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②提出治理天下须“______________”,以法理政。③1573年,创设颁行________。 (2)作用:使内阁成为变法中枢,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2.加强边防 (1)内容 ①“内修守备”:起用戚继光等名将,并加强北方边防。 ②“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________友好往来。 (2)作用 ①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并节省了军费。②汉蒙融合:a.商品贸易活跃。b.蒙古地区农业发展。c.思想文化互相融合。d.生活习惯互相融合。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清丈田地 (1)原因:明中期土地兼并导致财源枯竭,经济衰败。 (2)实施:1578年,张居正下令清查天下田亩以“________________”。 (3)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300万顷。 4.一条鞭法 (1)推行:1581年,正式在全国颁行。 (2)内容 ①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②简化征收手续。③__________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