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边域统治理论看噶玛兰厅之设治-宜兰政府.PDF

从清代边域统治理论看噶玛兰厅之设治-宜兰政府.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清代边域统治理论看噶玛兰厅之设治-宜兰政府

從清代邊域統治理論看噶瑪蘭廳之設治 ▓黃于玲∗ 一、前言 清代台灣研究向來以「忽略說」 邊域統治政策。然而隨著更多細緻的研究,這樣的觀點遭到強烈的質疑。研究者 開始注意到清廷必須正視台灣做為帝國東南海防、戰略要地的角色,針對如何有 效治理台灣,皇帝、中央與地方官員有許多的討論,相關政策也不斷地擺盪修正 (註1)。由此觀點出發的清代邊域統治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為精確地掌握清 廷在台的重要行動之過程、意義及相關影響。本文以噶瑪蘭廳之設治為例,嘗試 回答「影響清朝國家決定設立噶瑪蘭廳的決定性因素為何?」這個問題,其意義 有二,一是能夠幫助我們掌握清朝國家處理邊域地區的態度與方式;二是在瞭解 了這些設治的決定性因素之後,我們將能更清楚地理解之後清廷國家在噶瑪蘭地 區所施行的種種政策背後的考量,其實是與這些決定性因素息息相關的。 二、清代邊域統治的理論建構 :以Shepherd對清代台灣的分析為例 (一)台灣的納籍與前期行政區域的調整 康熙22年(1683)清廷指派靖海將軍施琅率兵攻打台灣,鄭克塽投降,結 束了明鄭23年(1661~1683)的統治。但是當時清廷對於台灣該採取何種統治 態度,仍多有爭議。主張放棄台灣派的論點甚囂塵上(註2),即使是康熙皇帝 自己也曾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註3)。正當清廷 ∗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SUNY-Binghamton)社會學系博士班學生。 聯絡方式:yhuang2@binghamton.edu. 1 對於台灣棄留問題舉棋不定之時,當時可說是最瞭解台灣情勢的施琅提出了欲保 住台灣收入版圖的見解。 從施琅的〈恭陳台灣棄留疏〉中,可以整理出他試圖說服康熙切勿放棄台灣 的幾點理由:第一,台灣既已人口稠密且各司其業,若斷然棄地遷民,勢將造成 人民流離失所;第二,台灣土地肥沃且物產豐富,具有經濟利益;第三,台灣地 處中國東南海域上的重要國防戰略位置(註4)。這些都在在說明台地「棄之必 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施琅語)的重要性,也受到康熙的重視,而在康 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將台灣劃歸福建省管轄,於該地設置一府三縣(註5), 並設分巡道與總兵鎮守。對於清廷政府而言,其係基於鞏固帝國東南沿海的國防 安全與地方治安的目的,在不增加中央財政負擔的前提下,始將台灣收入版圖(註 6),我們將可以在其後的歷史事實中發現:「財稅收入」、「戰略」與「控制成本」 三因素,其實正是清廷治台政策制訂過程中的重要考量。 隨著閩粵移民的增加,開墾的範圍越來越擴大,至康熙五○年代中葉,移民 已北抵竹塹、南嵌、台北,其拓墾活動常引發番漢衝突(註7);再加上台灣北 部當時亦受到海盜的威脅(註8),引起台灣地方官員對北部地方治安的焦慮, 而有撤回淡水官兵與清革大甲溪以北民人之議(註9)。但也有官員如諸羅知縣 周鍾瑄主張為加強台灣北路的軍事與治安,應在淡水與半線(今彰化地區)間再 置一縣,並在淡水設一巡檢,以期能有效地控制淡水至山後3百餘里有番無民之 地(註10),但周鍾瑄的建議並未馬上被清廷中央所接受施行。 康熙60年(1721)5月發生朱一貴事件,這是清廷治台以來最大的一次動 亂,影響所及的人數達30萬人(註11),清廷共動用了舟師1萬7千人始得平 定。朱一貴事件讓清廷重新重視漢人界外活動可能引發的問題,相關官員提出了 棄地、劃界遷民的想法,例如當時的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便主張: 台、鳳、諸三縣山中居民,盡行驅逐,房舍盡拆毀,各山口俱用巨木塞斷, 不許一人出入。山外以十里為界,凡附山十里內民眾,俱令遷移他處;田 地俱置荒蕪。自北路起,至南路止,築土牆高五、六尺,深挖溝塹,永為 2 定界。越界者以盜賊論。如此則奸民無窩頓之處,而野番不能出危害矣。 (註12) 相對於覺羅滿保,藍鼎元在〈覆制軍遷民劃界書〉中,基於安定人民生活、 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防止界外叛亂,主張清廷應該積極地在諸羅縣半線以上增兵 並別設一縣。經巡台御史吳達禮上奏,雍正元年(1723)8月,世宗諭令在諸羅 縣北側半線地方設彰化縣,淡水地區增設捕盜同知一員,負責稽查北路,兼督彰 化捕務,但廳治暫設彰化(註13)。雍正5年(1727)2月,因澎湖巡檢司職位 低微,不足以彈壓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