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天会更好》(领唱、合唱)课件
明天会更好 《明天会更好》是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明天会更好》集合台湾地区乐坛众多巨星合唱的空前创举,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使这首歌大受欢迎,专辑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售出25万张以上,成为公益歌曲的典范。 创作背景 1984年非洲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为援助饥民,美国歌手以稍早英国群星合唱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公益单曲为蓝本,由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发起,组成USA For Africa、并推出了由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共同谱写,后由迈克尔·杰克逊独自填词完成的歌曲We Are The World,专辑版税捐作赈灾用途,回响极为热烈,并募得巨款,流风所及,世界各地多有仿效者。 1985恰逢台湾光复(结束日本殖民统治)40周年,1986年则是世界和平年,《明天会更好》的创作初衷即是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并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 《明天会更好》邀集的华人歌手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打破了签约的限制。专辑制作单位以(明天基金会筹备会)的名义,邀集台湾当时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包括飞碟、喜玛拉雅、新格、歌林、滚石、乡城、宝丽金、丽歌等公司参与这张专辑,并由各家唱片公司竞标发行权。专辑售出的盈馀,系由后来标得专辑发行权的蓝与白唱片公司捐给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为消基会筹募新台币600万元的基金,作为公益之用。 创作背景 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的主题在歌曲发行之后,反而很少被提及。这可能与发行时间一再推延、错过了1985年10月25日的“台湾光复节”有关。《明天会更好》的公益诉求,遂变得更模糊、分歧。当时台湾唱片市场的盗版、盗录问题十分严重,加上曾有媒体以“海盗王国”形容台湾生产名牌仿冒品的猖獗情形,对台湾的国际形象伤害颇大,故反盗版、反盗录、反仿冒也成为许多参与歌手强调的主题。专辑发行之后,由于消基会和政府当局查获许多明天会更好的盗版与仿冒版本,媒体报导颇多,消基会与政府不断藉机强调反盗版的重要,故后来媒体提及此曲,几乎都会一并提及反盗版的诉求。但据当时参与创作的张大春回忆,反盗版并非这首歌的原始创作动机。 根据当时参与的创作人回忆,这首歌的作词者之所以多达七位,是因为罗大佑的歌词版本被认为“主题意识过于灰色消极”,不能全盘采用。录唱前夕,主办单位邀集许多音乐界、文化界人士,各自贡献词句,以罗大佑的版本为主,逐句修润,才共同完成最终的歌词定稿。 欣赏歌曲 影响 《明天会更好》能够传世,作曲罗大佑观念清楚,旋律流畅,易于传唱,是首要条件。作词采集体创作,包括罗大佑、张大春、许乃胜、李寿全、邱复生、张艾嘉、詹宏志,涵盖艺文、音乐、媒体人士,他们的文化水平充份反映在这首歌曲上。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整首歌从每个人“睁开眼睛”开始铺陈,不疾不徐,贯穿著大自然、战火、童年、生命的乐章。 这首歌集结60位歌手合唱,但能有solo的歌手仅三分之一,每人两句接力,依序是:蔡琴、余天、苏芮、潘越云、甄妮、李建复、林慧萍、王芷蕾、陈淑桦、金智娟、王梦麟、齐豫、郑怡、江蕙、杨林。 副歌部份,第一遍由黄莺莺、洪荣宏接力,各唱四句,第二遍全部由费玉清独唱。全曲特别在于副歌放在尾声的运用,先是大合唱两遍,接著苏芮独唱,齐秦合音,再由余天独唱,苏芮合音,最后在大合唱渐弱,齐秦合音声中结束全曲。 影响 其次,尾声重复副歌,歌手交叉合作,形成一次难得的团结之作。合作的意义凸显在歌手的反差性,唱摇滚的苏芮为演歌派大老余天和音,齐秦没有solo的机会,却在尾声不断为其他大牌和音,这使我想起每年看NHK“红白”,大牌交叉为其他歌手和音、伴舞,这在台湾歌坛,简直是罕见的事! 当年,20余家公司歌手参与《明天会更好》,各家公司无不希望取得发行权,值得一提。即使竞争激烈,大家却大大方方在国联饭店坐下来,采取公开招标,最后由蓝与白公司高价标得。 虽然当时的本土公司今天几乎全数遭国际五大吞并,仅存“滚石”、“丽歌”,但“蓝与白”仅此一役足以历史留名。 2003年,台湾歌坛再次集结合唱防疫之歌《手牵手》,虽然背后由财团支持,出发点与目的都与「明天会更好」截然不同,但同样做为各家歌手难得合作的公益歌曲,自然会形成比较。词曲意境、歌手配置、制作水准能否超越前作?尤其是若干年后,能否做为2003年的时代印记,考验着今天流行乐坛的才情与调度能力。 再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