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mestic Course . 国内讲堂
大肠癌内镜下诊断与治疗进展
项平 方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上海,200040)
XIANG Ping FANG Ying
大肠癌是目前最常见和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 此型高度异型增生的腺瘤发生率较高,也可
约550 000人死于该病。在欧美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 见于黏膜癌 (28.3%);IV型为分支及脑回样,
肿瘤第二位。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十分显著, 此型隐窝为隆起性病变 Ip、Isp、Is 多见 ,
2002年的新发病例约为15 万例、死亡 8.9万例,分别居常见 类似珊瑚样改变是绒毛状腺瘤特征所见,黏
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五和第六位 [1] 。然而, 近年来 膜内癌可占37.2%。V型包括VA(不规则型)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 或VN( 无结构型), 此型隐窝形态紊乱或结
进展。 构消失,见于癌,黏膜下癌可占62.5%。
Hart 等研究显示,内镜下85%的大肠
1 大肠癌内镜下诊断进展 病变为隆起性病变,平坦性病变虽然为少
1.1 全结肠电子内镜 数 , 却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传统内
目前全结肠电子内镜检查在大肠癌,特别是早期大肠癌 镜往往会遗漏这些病变,用放大内镜结合
的诊断中具有各种影像学检查无法替代的优势, 不仅可以直 染色技术可以勾勒出病灶的轮廓 ,清楚地
接观察大肠黏膜的病变,还可以通过活检对病变部位进行组 显示肠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排列的细微
织病理学评价,也是结肠术后随访的主要手段。 变化 ,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当传统内镜下
1.2 放大内镜及染色内镜 发现如黏膜发红、苍白、血管网消失、出
日本学者Kudo 等[2] 将结直肠黏膜隐窝形态分为五型:I 血、肠黏膜无名沟中断、病变周围白斑中央
型为圆形隐窝,排列比较整齐,无异型性,一般为正常腺管开 凹陷、黏膜表面凹凸不整等征象时,需进
口而非病变;II型呈星芒状或乳头状,排列尚整齐,无异型性, 一步进行肠道黏膜染色 , 然后采用放大内
腺管开口大小均匀, 多为炎性或增生性病变而非腺瘤性;III 镜对黏膜腺管开口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可
型分两个亚型:IIIL 称为大腺管型,隐窝形态比正常大, 排 大致确定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和癌的浸
列规则,无结构异型性,为隆起性腺瘤的基本形态 ,其中约 润深度 , 符合率可达 95% 以上。Tamura
86.7%为腺瘤,其余为黏膜癌;IIIs 称为小腺管型,是比正常 等 [3] 研究发现 , 按 Pit Patten 分类标准对
小的隐窝集聚而成,隐窝没有分支,为凹陷型肿瘤的基本形态, 肠黏膜病变进行诊断, 放大染色内镜诊断
作者简介:
项平 (1955-), 男 , 主任医师 , 上海华东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 ,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全国委员 ,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胃病学组委员 , 上海市消化
内镜学会大肠镜学组组长。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大肠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介入治疗等。
2008 年2月第 2 卷第 2 期
30
ZHONGGUO XIAOHUA NEIJING
D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