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读论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怎样读论语

今天我们怎样读《论语》 一、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部什么著作? 二、《论语》源流略说 三、读《论语》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四、《论语》该怎样读? * 一、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部什么著作? 任何一个民族,总得有一个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个文化特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来已久的思想体系。而儒学思想正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华夏民族宗教般的信仰,作为经典之一的《论语》,如同《可兰经》之于伊斯兰教,《圣经》之于基督教,是凡认字者的必读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时为止。 程颐的话应有一定的代表性:“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朱熹《〈论语〉集注·序说》页二引)如果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问为什么要读《论语》,恐怕为天下人所笑;但今天问这么个问题,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正常得很。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东西,读它干吗?这个问题,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候,那些先锋们早就问过了,而且已经得出结论了。 结论就是:不必读。于是就有了砸烂孔家店的举动,于是就有了废除经典之举,终致彻底抛弃了文言。不过,当时完全废经典,黜儒学并不现实。因为还有一大帮前朝的读书人在,这些人甚至在学校里任教,同时不可能像秦始皇那样把经籍都烧掉。直到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山西的阎锡山,湖南的何健,广东的陈济棠都在本省提倡复古读经(《许崇清文集》13页,广东高教,1994)。 许先生自己也说:“僕平生读书颇爱《大学》,以为孔氏遗书此为最精。其所以首揭治国平天下之道者,孔氏之理想盖存乎此也。孔子述而不作,则孔子之理想本乎古代汉族之国民生活、国民精神也,无疑矣。”(《许崇清文集》33页,广东高教,1994) 可见新文化运动并未对研读经典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真正废弃经典的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那现在为什么又兴起经典热呢?这里可以通过管子的一句话去理解:“衣食足,知荣辱。”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会思想。孔子说:“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微子〉6)目下经济发展很快,人们在温饱之余,目睹社会反倒存在种种怪现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求取心灵的平静,便反求于经典,无非希望从中寻找心灵的避风港。尤其是,当失去信仰或信仰发生危机的时候,这种渴求便越发迫切。 另一个可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干年前,中国是个封闭的社会,人们热中于从域外寻找精神食粮。当读过了黑格尔,读过了弗洛伊德,读过了萨特……才发现那里并没有妙方良药。尤其是当西人反过来阅读中国的典籍时,才知道老祖宗的东西也是可以一读的。可以说,读《论语》及其他的古籍,是人们的自发需求。目下各类经典热销便可见端的。 当然,求取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汲取精神养分,你可以去读佛经,可以去读《圣经》,可以去读《可兰经》,可以去读《庄子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