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pdf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5):869874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1.05.023
茶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
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张 旭 蒋桂韬 王向荣 胡 艳 李昊帮 戴求仲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室,长沙 410131)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茶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以384羽56
周龄罗曼褐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试验1组为对照
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100、150和200mg/kg茶多酚。试验
期63d,预试期7d,正试期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了
平均蛋重(P<0.05);添加 100~200mg/kg茶多酚对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合格蛋率、料蛋
比、死淘率、蛋黄和蛋白比率、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及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可以显著延缓蛋在贮藏过程中哈夫单位的下降(P<0.05);茶多酚对蛋黄中粗脂肪含
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显著降低蛋黄中的胆固醇(P<0.01)和丙二醛(MDA)含量
(P<0.05)。由此可知,茶多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重;延缓蛋在贮藏中哈夫单位的下降,
延长蛋的保鲜期;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和MDA含量,其中100mg/kg为最佳添加量。
关键词:茶多酚;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胆固醇;丙二醛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2011)05086906
茶多酚(teaployphenols,TP)又名茶单宁、茶 固醇鸡蛋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鞣质,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类以儿茶素类 (cate
chines)为主体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茶多 1 材料与方法
酚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且有抑菌、降血脂、降胆 1.1 试验材料
固醇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可作为饲料添加剂 茶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茶多酚,茶多酚含
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前景十分广阔。鸡蛋营养丰 量>98%(杭州禾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富,是居民主要消费的畜产品之一,但由于鸡蛋的 胆固醇标准品:纯度 99.7%(中国计量科学
≥
胆固醇含量偏高(每枚鸡蛋含200~300mg),老 研究院)。
人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不宜多食。饲粮中添加茶 微量MDA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
多酚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 究所。
[1-2] [3]
产品品质 ,降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 。由 1.2 试验动物与饲粮
此,本研究旨在从分析茶多酚对蛋鸡生产性能、鸡 试验选用56周龄健康罗曼褐蛋鸡384羽,采
蛋品质及蛋中脂肪、胆固醇和丙二醛(MDA)含量 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鸡分为4组,每组6
的影响入手,对茶多酚在蛋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 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试验为期63d,其中前7
量进行优选和分析,为茶多酚在蛋禽养殖和低胆 天为预试期,正试期56d。
收稿日期:2010-11-16
基金项目: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自选基金(ZR200901)
作者简介:张 旭(197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禽营养和畜产品品质研究工作。Email:zhx.f2002@
163.com
通讯作者:戴求仲,研究员,硕士生导师,Email:daiqiuzho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