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诗人柴棚诗歌映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女诗人柴棚诗歌映象

芙蓉楼边的情歌 ——湘西女诗人柴棚诗歌映象 重庆 陈彤 认识柴棚和她的诗歌是在《星星》诗刊2006年全国诗人笔会,来自全国的四十余位诗人、诗评家一起相聚在重庆黔江,柴棚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笔会。这是第一次全面的阅读她的诗歌,后来,在湘西与文朋诗友相聚,又见过她一面,对她和她的诗歌有了更多的了解。 柴棚出身在湖南古镇黔城的芙蓉楼边,从小就在这个与诗有关的地方成长。芙蓉楼依山傍水,轩昂宽敞,登楼眺望,总会想起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雄溪古城,湘西小镇”想来给柴棚也带来了不少的营养和力量。 几年前读柴棚的诗歌,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她诗歌的女性情绪化倾向和平淡的言语方式,感觉有一种“小女人生活”的特质。现在想来,那时是忽略或者说没重视柴棚诗歌的这一特质的创作意义,正是她的这种来自本我的诗歌,与新锐诗观形成冲突,令她的诗歌写作对“文化”和固有的诗歌写作技巧产生莫名的抗拒,对女性和传统有着深深的依恋和留守。面对诗歌界或者网络写作表现出来的浮躁和无休止的熙攘,柴棚诗歌表现出来的传统、质朴和自然显得更为可贵。 再次全面阅读柴棚的诗歌,我鲜明的感觉到她所蕴含的智性之美,自然之美,真诚之美。听她在诗歌中娓娓而语,不粉饰不夸张甚至不修饰,一切呈现出本真状态,但却让我感受到了她和她诗歌的质朴与纯正、宽厚与慈爱。她的才华、个性和灵魂都充分的展示在她的诗歌世界里。 一、情感的歌唱 我试图走进她诗歌的腹地,去体会她对乡情、爱情和生命的歌唱,去谛听这个时代的心理共鸣和她独有的心灵乐音。 柴棚童年生长的地方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以乡村般的童年融入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洪江小城生活的,再进入如今生活的湘西重镇怀化。她对家乡有着不可磨灭的眷恋之情,有所不同的是柴棚有着诗人的笔,可以把思恋和记忆碾成一首首深情的诗歌,随风飘飞。 看看女诗人对故乡的迷恋: “一些老,一些旧/雪一样退去/卵石的皱纹,让我/怀念起童年的河滩/风吹得自在,清且浅//今天,流水往高处走/涌向新城,田野/日益消瘦/站在春天的古道边/看梅花又一次落难//我试着想抓住/逝去的,谁能抓住?/剩下空、碎、念。剩下我/在南北之间,游移//心事逃不过季节/窗外,还是止不住地/绿起来。雨/在一阵惊悚中/飞过”(——《逝去的》) 诗人艾青诗中有这样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样,在柴棚的诗歌中,“河滩”、“蓝”、“老屋”这些意象作为诗人在故乡和亲人记忆的组成部分,在诗中充当一个代表故乡的角色。诗人留恋逝去的河滩是在怀想故乡。 当然,关于故乡的记忆并不全都是幸福的,也有着对故乡变化的矛盾心理体验和痛苦,“我试着想抓住/逝去的,谁能抓住?剩下空、碎、念。剩下我/在南北之间,游移”。但诗人在面对城市的扩张,“田野日益消瘦”,面对记忆面对故乡变化的时候,最终心里还是得到了安慰,“心事逃不过季节/窗外,还是止不住地/绿起来”。 诗人在她的《老屋》中写到“我看见那座老屋/显得有点疲惫/风吹过来,晃了一晃/带著些微呻吟/头上的皮屑一点一点在脱落/多少年了,像我父亲的咳嗽”,乡情与亲情结合在了一起,想象也自然而亲切。 “为什么不是一棵树呢/我一直以为就是一棵树/在每年的春天/会重新发芽,长出新绿”。 诗中字里行间情感真挚浓郁,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质朴真诚,感人之致。更让人感动之中体悟到几许现代文明与田原牧歌的冲突和矛盾。 如今生活在怀化的柴棚,虽然与故乡不算远,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乡村的变化,童年的记忆和诗人心中的田原已日渐远去,她在《凌晨三点》一诗中写到“我穿过这座城市,乡愁/像种子一样滋长”。很显然,诗人心中的故乡也不仅仅是生她养她的黔城古镇了,而更多的反映出她对自然对生命本真的怀想。乡情内容的拓展,表现出诗人眼界和审美情趣的提升。“……摊开的手掌,纹理清晰/我发现其中有一条/直抵家乡的路”(——《2007.中秋》)。 柴棚和众多女诗人一样,爱情也是她诗歌的主要题材。然后,我们不难看出,她对爱情的体验却非同一般。在柴棚的诗歌中爱情显得很内敛,很丰满,很真实。 “很多年以后,这个夜晚/我对着黄山的石头想心事/缝隙中挣扎的松/与我有相同的经历/我长出一根根的刺/保护自己、避免受伤/有一束月光从远方吹过来/温暖、明亮/照耀我,将我染得通绿通绿/我的刺软下来,在这个夜晚”(——《挣扎的松》) 看了她这首诗,让我不得不想象着某种人生和爱情经历,为什么要让自己“长出一根根的刺”,只因为曾经受伤,只因为保护自己,然而当“一束月光从远方吹过来”,“我的刺软下来,在这个夜晚”。一种渴望真爱的体验让人顿生爱怜。 她对爱情的咏叹并不象一般人理解的“诗歌”般美好,她有更真实更生活化的理解和感受,在《一秒钟》一诗中她这样写到“碎裂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