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核电站.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极核电站

南极科考及其能源供应简介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是人类文明最晚接触到的一片土地[1]。1911年一支挪威考察队首次登上南极大陆,开启了人类探索南极的新纪元[2]。进入二十世纪后,南极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战略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家政府组织的考察活动。目前全世界在南极已经建立了40多个越冬站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3];中国自从八十年代进入南极以来,现在已经在南极建立了三个考察站,开展了极地冰川、海洋、地质、生物生态、大气科学和日地物理等学科的研究。并且即将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建立一个夏季考察站,在罗斯海区域建立一个常年考察站[4]。作为科考站的心脏,供电系统则关系到科考站的运行和寿命以及科考项目的成功实施。 很长时间以来,南极考察基本依靠燃油作为保障,每个科考站都配有3~4台发电机,轮流发电和检修,发电站除了提供照明、动力用电,还需要考虑供暖、化冰以及其他科研设备供电。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长城站和中山站每年至少需要补给高标柴油350吨,还需要少量的汽油、液化气等。2008~2009年度的内陆队考察和昆仑站建设共配备160吨航空煤油。各南极考察国都十分关注能源消耗情况,并在寻求能源有效利用的方法,积极探索新型能源的应用。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风、光电站具有代表性:比利时的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世界上第一座仅靠风能和太阳能就可以维持运行的南极考察站,它位于南极大陆一处高高的山脊上,山脊北面强劲的风能和贴在考察站上的600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保障了它的能量来源。澳大利亚的Mawson站也已建有了3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每年可节约常规燃料消耗量的40%[5]。我国的南极考察站多年来也在不断尝试新能源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用于采暖,小型风力发电机用于化冰,小型太阳能电池用于野外科研仪器的供电等。但由于应用规模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状态不稳定,难于摆脱对常规能源的依赖,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新能源利用机制。南极科考除了能源利用需要有效发展外,动力保障也需要跟上步伐。2013年12月24日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科考船被困,雪龙号前往营救而引发的被困事件持续超过一周,牵动着全国民众的神经,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雪龙号无法脱身是因为冰层太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破冰能力不足,动力跟不上。因此不管是从动力角度还是能源利用角度,极地科考需要把能源战略提上日程,着眼于长远规划。1.2 美国南极核电站PM-3A启示录[6~10]除了常规能源,核电也在南极科考中扮演过重要角色。1955年美国海军接到负责一个永久南极科考站的后勤支持的任务,很快便开展了研究,发现对于极地探险大部分资金都花费在的人力和后勤支持上去了,远远高于花在科学研究上面的费用。在后勤支持上面的费用,大部分用在燃油的运输上。其成本为每加仑1~3美元,具体价格与科考站位置和燃油购买的年限有关系。由于燃料需要按照规定加热来防止固化,燃油的存储费用也很高。建造在科考站储油罐一定受到尺寸的限制,在两次船运的时间内(在一年的部分时间南极天气绝对可以阻止油轮的驶入),这严格的限制了通过燃油推动蒸汽机发电的能力。而建造核电站将会大大降低运输和存储柴油的费用,同时还可以保证足够的电力供应。另外在南极建造核电站也有政治的动力,研究建议南极建造核电站将会对总统的“和平利用原子能”有示范作用。当时正好处于美国对所有核相关计划都非常着迷的时期,美国政府愿意花费数百万支持任何与核电站相关的项目。为此决定为科考站建造一个核电站提供电力。在南极建立的核电站是美国军队核电项目(ANPP)的一项独一无二的实验。美国军队核电项目涉及所有军种,主要为在偏远和相对而言人迹罕至的站点开发小型,压水和沸水反应堆。在1957年至1967年间总计建立了8座PM(portable medium output)系列反应堆或者核电厂。其中在南极麦克默多科考站(McMurdo Station)的核电站是PM-3A,代码中3代表PM系列反应堆中的第三个,A是代表现场安装。PM-3A由马丁公司(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承建,总共花费400万美元。该反应堆在1960年到1961年夏季完成场所准备和安装装置所需的挖掘,接下来一年进行核电厂建筑和设施的建造。其中主要工作包括核电站模块化设计建造,在美国本土的马里兰州的环境测试大厦中进行安装并使用反应堆热源针对电站实际运行中各个阶段的不足进行测试,完成准备工作后再拆卸装船于1962年12月运往麦克默多海峡,然后转用雪橇把设备运送到科考站的核电站场址。反应堆于1962年3月4日首次达到临界,并且于1962年6月12日开始发电,开启了南极大陆核能发电的新纪元。图1.麦克默多海峡与PM-3A核电站PM-3A是一个热功率为10MW,电功率为1.5MW(实际运行为125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